电动汽车量产与普及前路荆棘

来源:中电动车网      2012/11/12   浏览4071次   

 11月5日,上汽首款纯电动汽车荣威E50在上海发布。上汽集团出动了大阵仗,领导悉数出席,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表示:“荣威E50的成功发布,标志着上汽集团完成了‘2010年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上市。为中国汽车工业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参与下一轮的竞争,做好了充分准备”。
       据上汽集团上海汽车副总经理蒋峻介绍,未来上汽会考虑在条件成熟时将荣威E50纳入到上汽乘用车的销售网络中,与传统燃油车共同销售。这个模式能成功么?电动车行业专家谢子聪表示,中国电动车商业化模式需要完成三个步骤:确定商业模式、制定技术路线和标准并进行有效的实施和试运行。而这其中可操作性的主要特征便是参与产业链中的所有企业都是可以赚到钱的。
       以比亚迪的“零元购车”方案为例,分期月供的方式虽然免去了出租车运营公司的一次性巨额支出,但实际上享受到电动车节省油费利益的却是出租车司机,而无论开什么车,出租车司机上交给出租车公司的管理费也都是一致的。对于出租车公司来说,电动出租车带给其的金钱利益有限,只有出租车司机才是电动车真正的受益者。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电动车采购主体的出租车公司在本质上并没有购买比亚迪电动车的强烈动力。这也就给比亚迪“零元购车”的金融方案增加了实施难度。
       此外,谢子聪表示,可持续发展的电动车商业模式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参与这个商业活动的所有技术、设备、产品一定是可用的、可靠的、安全的”。而这一点也是业界对电动车争议较大的问题。
       “主要是电池一致性是否得到了解决。”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称,“目前,所有的电动车都还没有完全实现量产,所以电池的安全性还不能说完全得到了验证。”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