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围绕“A股市场是否过热,有无泡沫”的争论十分激烈。在笔者看来,这场争论折射出了中国股市当前的种种错位。
首先,此次“泡沫”的警示信号来自于政府,相关部门心领神会,发动舆论、采取措施对市场进行“降温”。
其次,“泡沫”的始作俑者也是政府和机构。如今,“全民炒股、跟庄”的时代成为了历史。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背景下,公募基金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中小投资者通过持有基金来投资证券市场,按理说是非常理智的行为。至于该买什么,何时买入,决定权在基金管理人。即便真有“泡沫”,也不能再完全归咎于中小投资者的盲目。
第三,为“泡沫”买单的仍是中小投资者,受“教育”的也是中小投资者。
在这种情况下,最应该对“泡沫”进行反思的,显然是政府、监管部门和机构。
政府出面干预“泡沫”,这说明政府对A股市场自身的纠错机制缺乏信心,或者是认为市场目前根本就缺乏相应的纠错机制,不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那么,机制的缺失又是谁之过?
可以说,发行审批、行政干涉、垄断定价是“泡沫”的罪魁祸首。为什么A股市场有价值、值得长期投资的企业少之又少?为什么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兴业银行发行A股的市盈率和二级市场的定价那么高?这是否有刻意安排之嫌?这是否制度缺陷所致?
还有,证监会紧急叫停了新基金发行,对基金规模扩张大泼冷水,归根结底还是出于对基金的不信任。为什么作为长期投资者,封闭式基金持有人利益会被边缘化?如果说市场有“泡沫”,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公募基金管理人与持有人利益不一致所致。由于监管不严、政策规章存在各种漏洞、行业竞争无序以及公司治理的缺陷,基金公司片面追求规模,基金经理片面追求短期排名,投资行为严重短期化,忽视流动性风险,急功近利和不思进取都已经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
国企和银行高价发行,融得巨资,中小投资者和资本市场又为国企改革、金融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与此同时,国企和银行却又被严令禁止进入股市。为什么刚提及“泡沫”就采取这样一刀切的做法?难道股市今后还要像过去一样“过河拆桥”、“釜底抽薪”吗?
已经退休的格林斯潘近日明确评价说,“中国股市的如虹涨势应该顺其发展,政府不要过多干预,应该放手让市场按其自身轨道发展”。格林斯潘从1987年起就担任美联储主席,曾应对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纽约股市崩盘、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6年的技术股泡沫破灭、2001年的“9·11”事件、公司治理与会计丑闻等等导致的一系列危机,使美国经济保持了长达十几年的持续、稳定增长。1987年,美国道琼斯指数也就一千多点,而如今已是一万二千多点。
笔者认为,格林斯潘的建言抓住了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所在。由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思维,有形之手的过度“呵护”、干预、管制,已成为严重制约和干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障碍。中国股市的问题从来不在于市场失灵,而是市场在行政管制下无法发挥作用。
管理层把心思放在市场涨跌上,完全是低级的做法。首先,政府既无能力也无义务对市场“泡沫”作出判断和评价,“泡沫”存在与否应该更多由市场来判断,依靠市场的调节达到平衡。其次,“泡沫”无罪。我们因为害怕“泡沫”这样的字眼而失去了太多机会。2000-2001年网络股泡沫破灭时,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余点跌落至2000点以下,总市值6.7万亿美元缩水到2.7万亿美元,但这并没有影响它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也并没有影响微软、英特尔、苹果、戴尔等高科技巨头的迅速崛起。
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场所,政府在股市的作用仅仅是制定交易规则、规范交易行为、严格信息披露。政府直接干预市场,不仅不是在保护投资者利益,而且降低了市场效率,增加了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破坏了公平,是在损害投资者利益。
为什么国企在海外上市就一个个变得规规矩矩?为什么如家在海外上市市盈率能达到百倍,百度的市盈率能达到两千多倍?行政力量扶持起来的往往是“泥足巨人”,行政力量所扼杀的往往是“最有希望的火种”。
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谁在破坏规则?谁在制订恶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