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正在释放 论暴涨暴跌环境下的投资策略

来源:西南证券      2007/3/5   浏览3080次   

内容摘要:

2月27日上证指数268点的单日下跌,近千家股票跌幅超过9%,如同当头一捧。股指在经历了长达20个月的连续上行,累积涨幅高达200%的情况下,这种震荡是风险释放的一个信号,这种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资金过剩特征依然明显,短期操作频繁,由此加剧了指数的波动,盘面也呈现出个股热度不减的特点。

目前A股市场的整体市盈率为38倍。与国际市场相比确实偏高,但这种比较是否合理,不得而知。从A股自身市盈率波动来看,范围在16-62倍之间,开始进入高估区域。多数行业市盈率超越历史水平,存在高估;采掘、交运、房地产行业仍具有相对优势,是价值洼地所在。

3月份是年报公布较为集中的一个月,其中有几十家公司预计业绩较05年增长100%以上,通过业绩增长幅度与阶段涨幅进行对比,从中发掘投资机会。。

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风险(市场风险)占40%,非系统风险占60%,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操作上还是要保持谨慎,建议股票仓位在0%-50%。

一、当前的市场特征

1、市场风险开始释放

股指在经历了长达20个月的连续上行,累积涨幅高达200%的情况下。近期的运行出现明显的变化,指数在高位区呈现出剧烈波动,这种震荡是风险释放的一个信号。

一般来讲,行情上涨的初始阶段更多是基于价值低估,投资的选择更多基于公司基本面因素,但随着行情的上涨,估值优势不再突出,投资的选择更多是基于上涨的预期,而资金的推动与上涨预期存在明显的相互促进。A股市场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上涨应该说更多是预期与资金推动的。当上涨预期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资金的进出,市场随之会出现剧烈的震荡。

近期的剧烈波动实际上反映了市场的预期变化。进入2007年,有关股市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开始热络,相关政策方面也出现紧缩的迹象,在这种背景下,市场由一致看涨到分歧加剧。目前市场情绪十分激动,既有之前累积的高获利盘落袋为安的需求,又有新进入资金对未来获利的良好预期,这两股力量对比的情况将影响股指未来的涨跌。从盘面表现来看,机构重仓股的连续回落以及其他股票尤其是题材股的活跃,显示了进出双方的身份。

从股指的运行来看,2月27日当日268点的长阴线,1月2月连续收出长上影K线,相关指标的严重超买、背离,实际上已经宣告了阶段性顶部的位置,至于未来的运行是采取“双头”、“头肩顶”还是“喇叭口”哪种 形态,还不能十分确认,但风险已经开始释放,这种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财富的诱惑下,银行个人信贷资金通过不同路径冲进股市……
 

2、A股市场进入高估区域

随着股指的上行,市场整体市盈率也随之高企,对于市盈率高低问题,市场分歧较大,而市盈率高低能否作为股票市场投机的评价指标也没有定论。清华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股票市场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市盈率区间是得到基本认同的;多数时间内,S&P500在16倍左右,最高接近30倍。香港恒生指数在20倍左右,最高接近30倍。日经225指数在80倍左右;有关S&P500市盈率研究显示,当市盈率大大超过常规范围的高或低水平,反映了市场的狂热与悲观,但市盈率高点有不断走高的迹象。

2007年2月26日,A股市场的整体市盈率为38倍。如果与国际市场相比确实偏高,但这种比较是否合理,不得而知。从A股自身市盈率波动来看,上证A股的范围在16-62倍之间,目前接近40倍的水平,尚未出现明显高估,只是开始进入高估区域。

进一步通过A股市场市盈率的变化发现,市盈率的高企是从06年下半年开始的。2005年6月底的时候,A股市场的整体市盈率在16倍左右,当时也正是指数最低迷的时候,市场处于低估阶段;之后随着指数的回暖,市盈率也还是上升,但直到2006年6月底的时候,A股市场的整体市盈率为21倍左右,市场估值开始趋于合理;之后股指上升加速,市盈率增长速度也随之加快,到2006年底,市场整体市盈率已经接近35倍,市场出现一定的高估成分,进入2007年市盈率继续走高,高估成分进一步加剧。

2007年以后,市场整体市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非成分股,因为上证50、深证成指在进入2007年市盈率反而出现了明显的回落,而这种回落完全来自价格的下调。这种特征表明最近一个多月的行情主要是众多股票的补涨所致,群情激昂的上演造成风险的快速积累。

3、多数行业不具估值优势

从行业市盈率的角度看,与2001年的历史数据为对比基础,目前多数行业均处于超越历史,存在高估。采掘、交运、房地产行业仍存在一定的低估,具有比较优势,所以从估值的角度讲,这几个行业是价值洼地,投资机会应该从中寻找。而信息技术、农林牧渔、社会服务、传播文化、综合类短期市盈率上升十分迅速,也正是短期的资金热点,高估明显,需要注意风险。

目前有一种现象,即面对股价的不断上升,行业分析师对公司的股值也不断提升,普遍开始以2008年、2009年的公司预估业绩来作为估值的佐证,甚至是以公司即将投入而未投入的项目来作为估值依据,这其中隐含了较大的风险。

4、市场资金依然充裕

在指数经历连续的飚升之后,风险压力增大,而行业个股方面经过大面积上涨之后,估值困惑也迎面而来,但市场交投依然火暴,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资金过剩。在2月27日大跌之后,股指并没有出现连续的下行,而是呈现上窜下跳,量能也较为充沛,这实际上是资金充沛的一种体现,但这些资金的短期特征也十分明显,这是需要引起关注的。

市场资金的充裕从以下数据可以得到佐证。一是,基金发行依然火热。2007年首只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产品-建信优化配置基金发行首日募集规模即接近100亿的预定上限,使之不得不提前结束发行。而惠天富成长焦点基金近日也将于3月5日发行,预定上限90亿。而同期获批的中海能源策略、华富成长趋势、汇添富成长焦点三个股票基金,预计也将在近期销售。此外已经递交发行申请的20多只基金。二是,开户数再创新高。新年首个交易日,两市A股新增开户数超过11万,创下本轮行情以来历史新高。三是,市场交投活跃,近期两市的日成交保持在千亿元以上,最近一周维持在1500亿元。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三个月新开户的交投最为积极,可见新入市的资金对行情预期仍高。四是,近期没有新股发行,一些申购新股的资金转入二级市场操作,但这些资金本性上较为谨慎,随时会撤离,操作的短期行为比较明显。

[$page]

二、投资机会的挖掘

在当前市场风险已高需要释放,估值也不具优势,但市场资金又充裕的市况下,未来市场可能选择震荡调整的方式,而盘中也会不乏热点,因此投资机会的挖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关注相对低估行业

采掘、交运仓储、房地产行业相对低估,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

采掘业:通过行业市盈率的变化可以看到,采掘业的上涨是从2006年下半年才开始的,上涨节拍与大盘存在时滞,因此很有可能达到顶部的时间也晚于大盘。采掘业主要包括煤炭与有色金属两个子行业,相比之下未来煤炭行业更具潜力。煤炭行业中,绝大多数公司还没有公布年报,但WIND提供的业绩预测数据看,业绩优良。综合各方面因素,操作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关注次新煤炭股,这类股没有历史负担,而且多为机构关注对象,但短期升幅迅猛,需要等待介入时机。龙头品种为大同煤业(601001)、潞安环能(601699);二是前期涨幅有限,未来有望补涨的,如兖州煤业(600188)、金牛能源(000937)、上海能源(600508)。

在财富的诱惑下,银行个人信贷资金通过不同路径冲进股市……
 
交通运输仓储业:该行业与大盘的上涨同样存在一定的时滞。该行业很多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毛利率高、现金流好,如果未来出现加息,其优势将得到体现,该行业是很好的防御性投资品种。相比之下,行业内中的仓储、交运辅助(港口、机场)、公路优势更加突出一些。重点股票有:天津港(600717)、盐田港(000088)、招商轮船(601872)、广深铁路(601333)、中信海直(000099)、外运发展(600270)等。

房地产行业:行业政策紧缩的影响对股价上涨构成一定的压制,但其中部分股票的投资价值不容忽视,而且这个行业从06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受到机构的重点关注。值得关注的有:深万科(000002)、中粮地产(000031)、中华企业(600675)、亿城股份(000616)。近期开活跃的相关公司也值得关注,如空港股份(600463)、天宸股份(600620)、绿景地产(000502)、天房发展(600322)。

2、业绩增长股中淘金

根据天相资讯系统统计数据,一共754家公司发布了2006年年报业绩预测,其中317家公司业绩预增,我们需要目光集中到这些股票上面。

3月份是年报公布较为集中的一个月,按照预约时间统计,沪深两市将有543家公布2006年年度报告。中国证券网的一项调查显示,32家券商对其中的部分公司进行了业绩预测,其中有几十家公司的业绩较2005年增长100%以上。

对预期业绩增长幅度很大的股票,我们进行了阶段上涨幅度的统计,目的是想通过业绩增长幅度与阶段涨幅进行对比,从中掘出金子。在此我们假设券商研究员的业绩预测是客观公正的。

通过对比发现:一些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已经远远透支其业绩预期增长,如三一重工(600031)、宝钛股份(600546)、广船国际(600685)、山推股份(000680)、吉林敖东(000623)等,继续投资这些股票,其风险已经大于收益,业绩公布之时可能会出现“见光死”,因此操作上建议规避,不要受其业绩增长的诱惑而追高介入;另一些股票,虽然也上涨了相当的幅度,但股价上涨还没有完全体现业绩预期增长,后市应该还有上升潜力,这类公司大约有17家,需要给予重点关注,尤其是2005年业绩基数不是微利的公司。如:株冶火炬(600961)、鑫科材料(600255)、益民百货(600824)、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