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电动自行车技术”之发展而言,或始终伴随着“电池、电机”等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鉴于目前“低成本、轻量化”即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商品化开发,尚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而短期内或难以投入实际应用,则本文提出了:采用“高能效电机”及其“减速増力”驱动方式之改进思路;并给出了具体优化设计方案及其参考实施例。该方案技术效果在于:应用于现有产品之优化设计,至少可将驱动系统之功效提升6倍,则实用效果即相当于电池的“比容量”提高了6倍,或等效于电池的容量配置增加了6倍,这将有助于整车产品的“低成本、轻量化”设计。另外,就现阶段电动自行车之“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本文也作了一些初步探讨,谨供参考。
【关键词】 高能效电机 “减速増力”驱动方式
一直以来,对于如何更有效提高电动自行车的续航能力,并实现产品的轻量化设计;则始终是电动自行车技术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但就电动自行车技术发展现状而言,或者更宏观地讲,自电动自行车诞生以来至今,对于该课题之相关研究与技术改进,或尚未能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究其原因,客观地讲,或可归结于:目前,对于“轻量化、高性能”电池的技术开发及其产品研制,尚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或因此而制约了电动自行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寻求电池技术上的突破,欲大幅提高其“比容量”,乃多年来,世界范围内所研究与亟待解决之技术难题;而其难度或更在于:即便是实验室研究获得突破,但要真正转化成“性价比”相对较高的经济实用型产品,或仍需要有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因而,在短期内或难以获得实际应用;也就是说,只有形成工业化、规模化量产,才能更有效降低电池的实施成本,方可使之得以较广泛的普及使用。
当然,近年来随着锂电池的推广使用,将有助于电动自行车产品的轻量化设计。因此,我们或可以选择增加电池的容量配置来提高续航能力,但不足之处在于:目前锂电池的成本仍相对偏高,若增大其容量配置则将使整车造价会明显增加。由此可见,限于目前的技术条件,若仅是通过增加电池的容量配置来提高续航能力(里程),显然是不经济的。
那么,如何突破目前“电池(储能)技术”之瓶颈制约,更有效提高现有产品的续航能力,并大幅降低其实施成本来提高“性价比”呢?笔者以为,我们不妨换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驱动方式,来更有效提升驱动电机的“能效比(额定扭矩/额定功率)”,即采用“高能效电机”作为驱动电机,便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技术效果。
具体而言,就是“在满足所需驱动扭矩之前提下,可通过大幅降低电机所需驱动功率、来减少电池的能量消耗”,继而延长电池工作(放电)时间,便可实现:在不增加电池容量配置之前提下,来大幅提高其续航能力(里程);或者是说,在满足所需驱动扭矩和所需续航里程之前提下,若能较大幅度减少电池的容量配置,便能大幅降低电池成本和实现轻量化。很明显,能否更有效提升驱动电机的“能效比(额定扭矩/额定功率)”,即:能否大幅提高驱动系统的功效,则是能否实现如上所述解决方案之关键所在,而这也是本文所要着重探讨、并以期有效解决之核心问题。
据上所述之解决方案及其改进思路,现就具体实施方案及其改进措施作进一步探讨。而为了便于相关问题的讨论,则首先引入“高能效电机”之概念;对此需要给予解释与说明的是,本文所称“高能效电机”,并非通常所说的“高效率电机、或高效电机”,而以笔者的理解,则二者的区别或在于:
对于高效率电机(高效电机)的优化设计,更多侧重于如何来减少电机本身的“功率损耗”;而在提高电机效率的同时,或更注重于如何来降低电机产品本身的造价,即:通过优化其“功率重量比”来合理减少用材量。这样,可节省原材料成本,以提升电机产品之“性价比”。
“高能效电机”之定义:对于采用动力蓄电池(车载电源)供电的电机,尤其是用于现有电动自行车等低速车辆之驱动电机,或更应该强调如何有效提升电机的“能效比(额定扭矩/额定功率)”,来较大幅地减少所需驱动功率;或者更确切的讲,就是“在满足所需驱动扭矩之前提下,如何使电机所需驱动功率(功率消耗)趋于更小”。而这样,可以使动力蓄电池的能量消耗减少,电池的工作(放电)时间延长,从而延长车辆的续航里程,继而提升整车产品之“性价比”。
基于上述“高能效电机”之定义及其相关解释,现将其具体优化设计方案推介如下,供参考。
——关于“高能效电机”之优化设计原理及其改进措施
公知的,电机的转矩与功率成正比。简单地说,也就是“电机的转矩越大所需要的驱动功率就越大”。因此,通常认为,电机的额定转矩与额定功率有关,但更确切的讲,电机之额定转矩(电磁转矩)的大小,是与电机绕组在施加额定电流后、所产生的磁通量(磁通密度)有关;也就是说,它与磁动势(IN)即安匝数有关。据此,我们或可以采用增加绕组匝数的方法,来相应减少所需驱动电流(额定电流),即:在保持安匝数不变之前提下,通过增加绕组匝数来减小电流,即可以降低所需驱动功率,从而可提升电机的功效(能效比)。然而,问题在于:当电机结构(磁路)一定时,其绕组(线圈)位置空间将受到一定的限制,若要增加绕组匝数,则须相应减小绕组(线圈)的线径,但这将会使电机的功率损耗(绕组铜损)相应增加,电机的效率将有所下降。
据上所述可见,通过采用同一规格的电机来增加绕组匝数之方法,虽然简单,可是电机的效率会有所降低,继而导致其扭矩(额定转矩)下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增大电机的“质(重)量比”来加以解决。比如,在满足所需驱动扭矩(额定转矩)之前提下,选择同一系列而不同规格的现有产品进行改进设计。具体的说,就是选择功率(规格)稍大一档或更大一档的同一系列电机,作相应的改制即可。这样,既便于有足够的空间用来增加绕组匝数,也利于选择合适的线径(可适当增大绕组线圈之线径),以降低绕组铜损和提高效率;并且,也不需要改变电机(现有产品)的原有结构设计,简单易实施。显然,该方法实施起来相对便捷,可是,它的不足之处或在于:电机的“功率重量比”或减小;也就是说,它的体积、重量和原材料成本将会相应增加。那么,如何来解决该问题呢?对此我们作如下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据本文前述“高能效电机”之概念及其定义,对于“高能效电机”的设计,则是选择了一种“倾向性”优化方案,即:通过适当增大其“质(重)量比”来提升其“能效比”。但对此,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如上之讨论,仅是对电机本身(即:原动机本体)改进设计原理的阐述,而这只是本文所探讨问题之其中一部分。那么,就总体(整车)优化方案而言,尤其对于低速车辆,我们还可以通过优化驱动方式,进一步提高驱动系统的工作效率来加以改善。比如,采用高速电机、实施减速増力传动方式。这样,可充分利用电机的高转速来发挥其高效率,即可使电机(原动机)的体积、重量及造价(原材料成本)等,均与现有低转速电机(现有产品)相当。为便于理解和节省本文篇幅,关于整车优化方案、改进措施及其显著效果,将在之后的相关讨论中、并结合具体实施例一并给出。
——关于“高能效电机”如何应用于现有产品的改进设计及其参考实施例
背景技术探析:
就现有电动自行车产品而言,多采用“低速轮毂电机”驱动方式,其优点在于:采用直接驱动车轮转动之方式,传动效率高。但笔者以为,采用轮毂电机直驱方式,若用于高速车辆则相对趋于合理,这是因为它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电机的高转速,工作效率较高;而用于低速车辆则不然,由于电机转速需要与车轮转速相匹配,则电机转速受到一定限制,使其工作效率的更有效提高将受到限制。当然了,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改进,目前低速轮毂电机技术已相当成熟。然而,正因为如此,欲通过进一步优化设计来提升其功效(能效比),则提升空间已不大。也就是说,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的技术方法尚未出现之前,若要进一步提升“低速轮毂电机”之功效(能效比),则将受到现有技术条件的制约。
而相比于“低速轮毂电机”,由高速电机及其减速机构所构成的“高速轮毂电机”,则采用了“减速増力”传动方式。因此,理论上讲,对其功效(能效比)的提升仍有较大空间,但实际效果甚微。原因在于:受车轮毂特定结构和轴向尺寸的限制,则“高速电机(原动机)及其减速机构”的体积将受到限制,不利于结构优化设计和功效(能效比)的提升;而由于体积的限制,致使“减速机构”难以实现液态油润滑,这不仅使功率损耗相应增加,而且耐用性能也相对较低。因此,它的不足之处就在于:不但使用寿命不及现有的“低速轮毂电机”,而且实施成本(造价)也相对偏高,以及电机内部结构相对复杂,或给维修带来不便等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