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终端四大病症之维修问题:流动摊点症

来源:丹德创意      2014/5/19   浏览10436次   

终端调查中发现,即使是以服务著称电动车连锁店,售后服务的顾客满意度也是极低的,是维修技术还是服务态度,让顾客不满? 

 

我们在某一连锁店,曾与一对前来维修的夫妇交流,他们抱怨:“换一个轴承,等3小时了,还没弄完;修一辆车子,换3个人啦!原来维修的,还象是个有技术的,后来换了两个小孩,一看就是学徒的,拿我们的车子做实验啊!想找他们的头,反应反应,都找不到人!”。

 

当我们问,“知道他们总部的投诉电话吗?知道找谁反应吗?”

 

顾客的回答是:“这我们哪儿知道?!”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个维修点屋子黑、灯光暗、气氛闷,顾客坐了半天,却没人理睬、无人让座,更没人送上一杯水,维修工们神情疲惫,闷着忙自己的,突然过来一个什么人,喊一声,维修工扔下正修的车子,跑了出去……

 

这是终端调研中真实一幕,电动车售后服务整体状况低劣,有流动摊点“一锤子买卖”之嫌疑,挑出满意的地方很难,不满意之处,比比彼是:

 

一、维修员普遍缺乏服务意识。

 

绝大部分维修员都不会主动与顾客打招呼,顾客询问或提出异议时,维修员常常不理会、不回答,顾客走时,也不会主动与顾客道别。对顾客的要求,维修人员随意处置。在某家店面,我们听到这样一段对话。一位顾客的车把套破裂,要求换一对,维修人员回应“换一个不行吗?”顾客说:“一深一浅太难看了”。维修人员说:“那你到***去换吧?!”。顾客不高兴,“我可是在你这儿买得车子。”结果,问题仍在此处解决,但顾客心里却是疙疙瘩瘩。

 

二、维修水平良莠不齐。

 

很多店面的维修人手不足,新招聘人员,很明显,没有经过严格考核就匆匆上岗,维修速度慢甚至反复维修,导致顾客对售后服务的信赖度降低。一些新维修人员,即没有规范着装,也未佩带工牌、工卡,一个解决不了问题,再换另一个上,脾气好的顾客,忍了,脾气急得顾客,当场发火。

 

三、安装、维修程度不规范。

 

我们曾多次看到类似情景:导购员将后备箱放在车座上,未等安装,因事走开,安装工则并不知情,安装中后备箱摔落,在旁观看的顾客,及时接住,顾客抱怨,然,无人理会。

 

缺少专业工具箱、工具架,维修工具存放不规范,随手丢,胡乱放,要么扔在店门口两侧,要么扔在店中央,部分店面安装、维修过后,不能迅速清理现场。这种情形,更是普遍现象。

 

尽管,一些大经销商,设立了维修记录制度,但实际翻阅维修单时,填写缺少规范化描述,比较笼统,且任意发挥,例如:保用期内的维修,同一家店面,有的写做“免费”,有的写做“索赔”,一本写满“索赔”的维修记录,顾客看到,什么感受?!应该随便提及的是,看到数家电动车连锁店的维修单,错别字之多、之频,让人哭笑不得,字写得难看也就罢了,能否把最简单的产品故障写对?!

 

四、维修价格不透明。

 

维修价格缺少公示,顾客询问价格时,仅凭维修员一人告之,缺乏可信性,当价格调整或各连锁店价格不一时,顾客反应很大,指责服务有问题。真实案例:一位顾客第二次换闸线,应前后两次二家店面零部件不同,顾客急了,“你们不是连锁店吗?怎么价格差那么多,这不是骗人吗?”,现场导购与维修员倒是没跟顾客争辩,只是无奈看着顾客大发脾气,再眼睁睁地看顾客愤然离开。

 

售后服务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关键,能否赢得口碑,不只是在销售阶段,重要的在售后阶段,真正让顾客售后无忧,维修人员的服务意识、维修水平必须大幅度提高——维修人员必须进行服务意识的培训,重点是几个关键环节,比如:与顾客打招呼、应对顾客异议与抱怨、送客等方面。

 

必须进行安装、维修做规范化操作培训,且定期考核,达标者方可上岗,维修人员分级,逐步提升维修人员整体素质。由于安装、维修不规范造成的损失,维修人员应承担责任。

 

维修的价格单(零售价)必须公示,专卖店可在墙面张贴,价格更改时,统一发文(加盖公章),各连锁店应及时更改价格,顾客对更改价格有异议时,出示公司公文。

 

统一配备专业工具箱、工具架、零部件箱(柜),维修工具存放、使用必须规范,零部件存放、领取、使用必须规范。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