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超标电动车上牌结束 约20万辆获牌证

来源:      2014/8/13   浏览6524次   

8月11日,崇左各县、市(区)已经顺利完成三个月电动自行车、机动轮椅车登记上牌工作。据交警部门统计,三个月以来,全市共有20万辆左右电动自行车获取牌证。从12日起,这些已获取牌证的超标车辆,车主必须挂好车牌并随身携带相关证件才可上路行驶。交警部门将加大路面巡查力度,打击电动车不悬挂号牌、闯红灯、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

 

三个月的电动车上牌时间里,笔者持续跟踪了解情况,崇左各级交警部门结合辖区实际,以方便群众为出发点,设立多个集中注册登记上牌服务点,全力做好电动自行车、机动轮椅车(以下简称“两车”)注册登记上牌工作,受到群众一致称赞。

 

宣传形式多样化 前期筹备效果好

 

启动“两车”上牌工作前,崇左各级交警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各县、市(区)多个村屯、社区等群众聚居地与相关负责人沟通交流上牌情况,发动村委、社区力量组织群众着手准备上牌所需材料,并将各类“两车”上牌宣传板报发到每个村庄,提高“两车”上牌知晓率。借助乡村歌坡节,宣传民警向群众发放电动车上牌宣传资料,使群众明白电动车上牌的重要性及办理流程,并耐心解答民众所关心的“如何收费”、“办理流程”等问题,并认真听取群众提出的宝贵建,让他们成为电动车上牌的宣传“总动员”。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体网络,发布相关“两车”上牌通告及须知,大范围向各阶层群众公布“两车”注册登记时间、地点等相关事宜,为上牌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严格培训工作技能 上牌只需10分钟受好评

 

正式启动上牌一开始,由于首次进行“两车”注册登记工作,群众蜂拥而至,扎堆办理给交警部门日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崇左各级交警部门加强民警、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培训及对工作流程进行调整,整个上牌过程仅需10分钟,群众即可轻松获取电车“身份证”。在登记现场,笔者总是看到民警和工作人员忙碌不停的身影,他们分工明确,各有职责。工作人员针对办理业务人群的不同,主动帮忙填写申请表等相关材料,民警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特事特办的服务方式,进一步简化办理流程,以达到便民利民,服务至上的工作目的。同时,由于民警检车、验车等技能熟练,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群众等待的时间。“现在上牌没有刚开始那么紧张了,排队的人也少了很多,各个环节都有条有序的,我们10分钟左右就拿到车牌,效率高。”市民黄先生拿着车牌乐呵呵的说道。

 

高温天气坚持作业 工作人员手臂晒伤

 

5月12日至8月11日,为期三个月的“两车”上牌时间里,气象局不断发出崇左辖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无论天气有多炎热,民警及工作人员每天工作都足足八小时,中途仅休息一个小时解决午饭。每一天,他们都顶着烈日积极为群众服务,他们那被汗水浸透衣服而湿嗒嗒的背影不停地在人群里穿梭。工作人员“与众不同”的手臂引起笔者的注意,近距离一看,他们的手臂红白分明,原来被暴晒在外的手臂处已被晒伤,并开始脱皮。“尽管手臂被晒得刺辣很不好受,但是也不能耽误工作。”工作人员小邓说道。

 

电动车流动上牌 不断获得群众称赞

 

“无论是下雨天还是大太阳天,交警都会下乡来给我们上电动车牌,方便了我们辛苦了他们,真是感谢。”自崇左市开展电动车上牌以来,崇左各级交警部门秉着“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所急”的工作作风为群众服务,且相继开展了流动上门,车管下乡服务为群众电动车上牌工作。出于“上班族”工作的繁忙,崇左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民警积极开展流动上牌点深入各级单位进行电动车上牌工作,切切实实将便民服务带到市民身边,因此得到了“上班族”们地不断点赞。针对农忙时期及各乡村出行的不便,“流动车管所”将电动车上牌的“战场”蔓延到各村屯,在百姓家门口给电车上牌,既省了群众的劳动时间,也方便群众的业务办理。办理业务期间,向民警前来咨询电动车相关交通法规的群众也络绎不绝,民警们都耐心地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仔细讲解有关驾驶电动车的注意事项,提醒群众要安全出行。

 

上牌出现“黄牛党” 民警严查并撤销

 

崇左辖区开展免费电动车上牌期间,不断接到群众反映民间有电车上牌代办点存在,这些代办点除了收取上牌费以外,还私自帮车主排队、填表、装车牌。了解情况后,民警立即展开调查,并责令这些电动车“代办点”停止办理业务;收缴非机动车牌、上牌相关工具;责成所谓的“黄牛党“立即联系车主,退还违规收取的“代理费”。在民警取缔完电动车上牌代办点之后,大力向社会各界做好解释工作,并提醒广大车主根据自己居住、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就近到各正规办理点进行注册登记,避免上当受骗。

 

虽然崇左辖区免费上牌期限已到,但各级交警车管所还会继续对符合标准的电动车办理注册登记业务,需要办理号牌的群众请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各地车管部门办理。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