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亟待破除三大障碍

来源:安徽日报      2014/10/14   浏览3999次   

[摘要]主要是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缺乏理解,不愿意轻易尝试新事物,所以需要借助营销模式创新。

今年“金九银十”中,省城合肥最赚风头的自主品牌汽车,除了瑞风S3以外,和悦IEV4电动车当属明星。据安徽瑞森店的品牌经理王燕透露说,仅十月他们已经销售300多辆,可以说仓库销售一空。然而,尽管安徽产品表现如此“红火”,有关专家却说,就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发展来看,仍必须破除地方保护突出、消费习惯不足、购置成本过高三大障碍。

 

有资料介绍:去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22.6万辆,同比增长74%,其中美国销量14.4万辆,同比增长173%,而中国销量仅1.76万辆,同比增长38%,远低于全球平均增速。

 

割据分摊市场 地方保护待破

 

就像对各有关工业的保护一样,除了国家对新能源折“大政策”外,各地对新能源都有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北京、上海两地在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基础上,又分别出台了《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和《上海示范应用新能源汽车目录》,即地方“小目录”。鉴于这种情况,新发展势头猛烈的安徽,企业要求加大政策保护的呼声也极为强烈。

 

由于国家高层态度明确,要求坚决破除地方保护,所以在北京市场已有和悦等多款电动车进入,未来还有其他款汽车要进入。但针对地方保护愈演愈烈并无处罚机制,所以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的地方隐性门槛,仍将会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缺乏了解认识 消费习惯不足

 

虽然安徽和悦电动车畅销北京市场,已在用户中显示出节能环保、成本特别低等重要优势,但是和悦电动车首都走红,也有着北京实行限购政策的重要因素。据对全国的统计,截至2013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足5万辆,发展速度较快的2013年,全年销量也只有1.76万辆,相比于中国市场的2000万辆总量,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对全国电动车用户的主体进行分析,目前纯电动汽车主要是公交、出租等政府公共领域应用为主,真正私人领域消费量占比很小,究其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缺乏理解,不愿意轻易尝试新事物,所以需要借助营销模式创新。例如安凯客车建立公交示范线,让消费者更多的来体验纯电动汽车,形成消费示范效应。

 

购置成本仍高 优势难以体现

 


据了解,目前纯电动汽车已经有国家补贴、地方补贴等层层扶持,已经见到一些成效。如和悦IEV4在补贴后,个人仅付7万多元,受到市场的欢迎。但总体来说,众多订报能源汽车去除补贴后售价仍较高,比如比亚迪E6可享受11.4万元补贴,去除补贴后的售价14-25万元,较目前国内自主品牌燃油车售价,缺乏竞争优势。

 

有关专家认为:降低纯电动汽车一次性购置成本,充分体现纯电动汽车节能环保成本低的优势,是快速推广纯电动汽车的关键点之一。

 

针对上述障碍,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汪家红认为,解决国内新能源汽车根本的问题,仍然是不断地进行技术突破,而企业更需要将营销模式创新与技术提升结合起来发展。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