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抓好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杭州工作时提出的目标任务,当前,我市正以“转理念、转作风、转方式,争先进位、走在前列”为主题,广泛开展“三转一争”专题活动。
本网推出“三转一争”特别报道,展现全市各地各部门在工作理念、方式上的转变和创新。
上周一,杭州市文明办、市旅委、市环保局、市交通局、市交警局、市公交总公司、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共同倡议,在西湖边绿色出行。
倡议发出后,得到了不少市民的响应,有不少市民还对怎么留住“西湖蓝”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市环保局、市交警局、市公交总公司、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与市民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机动车尾气是景区灰霾的“罪魁祸首”
“以前,在西湖边晚上还能看见满天的星星,但是现在却只能看到灰蒙蒙的天。”住在灵隐的周先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西湖的空气变差了?
杭州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处陈昀表示,机动车贴地排放的尾气是景区的主要污染源,其中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雾霾的罪魁祸首。相关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3年,杭州市二氧化硫的浓度逐年减少,但二氧化氮浓度却一直呈波动状态,尤其是2012年到2013年还呈现增长的趋势。
此外,怠速行驶是导致景区氮氧化物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表示,2010年他们曾实测过几条不同的道路,如朝晖路、杭大路、文三路、云栖路等,有城市主干道路,有城市支路。
实测的数据显示,主干道路平均速度在15.78公里/小时,而支路在16.76公里/小时;主干道道路怠速比例在24.97%,民用支路怠速比例在27.14%。
“怠速行驶的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匀速的5倍。”吴伟强说,西湖景区不少道路的行驶速度非常慢,怠速比例高,这就意味着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就越多。
空气污染对西湖有哪些影响?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风景局局长李慧敏表示,空气污染,对西湖的水、龙井茶、历史建筑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沉降与西湖水质有直接的关系,汽车尾气中的含氮化合物会随着降雨以及降尘直接进入水体。一旦节假日的车流量增多,西湖水体中的氮含量也会随之增加。”李慧敏说,黄金周期间,他们分别在湖心亭、葛岭、茅家埠三个点监测西湖水的含氮量,黄金周过后的一周,水体的总氮的沉降量是之前的1.6-2.5倍。
除了水体受到影响,龙井茶也深受其害。据相关研究显示,汽车尾气对茶叶的铅元素含量的影响较大。公路边茶园新叶的铅元素含量要比远离公路的高39.2%-129.6%。
同时,空气污染对历史建筑也有伤害。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在强日光、低风速和低湿度等条件下,转化形成光化学烟雾,会给古建筑的外层涂料造成损害,使之变黄、褪色。另外,光化学烟雾还会导致金属文物表面氧化腐蚀。
专家建议:景区内禁止高污染车辆进入
周末单双号限行延长至全年
上周一,多部门的联合倡议发出后,不少热心市民对如何留住“西湖蓝”献计献策。市民高雪峰提出景区内只允许公交车驶入,建议多建设几个换乘站。景区文明督导员郑大伯建议对机动车引擎空转做出专门的管理条例。
这些热心的市民都非常关心,接下来职能部门将如何保护西湖。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交通研究所所长陈龙建议,保护西湖举措分为四块:首先是法定假日单双号限行管理延长至全年法定假日;其次是景区将实现五位一体公交体系,提倡绿色出行,如电动车、自行车、步行等;然后是优化道路组织,提倡停车熄火三分钟的行动;最后是高污染尾气排放车辆国定假日禁止进入景区。
高污染车辆究竟指哪些车?陈龙表示,这个高污染车辆不是大家熟知的黄标车,而是应该指排放标准低的国Ⅰ、国Ⅱ车辆,柴油车,严格的话,也要包括国Ⅲ标准的车辆。对于这点,吴伟强也持同样意见。
西湖上的观光船,有观光的功能,还可以兼顾“水上巴士”的功能。陈龙还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水上巴士既可以满足游客游览西湖的需求,又可以满足交通运输的功能。”陈龙说,在景区开设“水上巴士”也是一种很好的出行方式。
此外,有专家提出,目前杭州景区公交线路有25条,公交车有400多辆,其中有50辆为国Ⅲ排放的柴油车。建议花两年时间,将西湖景区400多辆公交车更新成纯电动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