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都应该属于新生事物。这就会在新技术、新产品层面,不断的遇到质疑声与挑战
最近,真对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发展,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不仅反映在众多企业的积极参与,使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般的被推出;还在于市场的青睐程度,已不同与以往,这就使新产品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从最新的数据表明,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很好地把握住这个时机,既首次摘取了世界市场的销量桂冠、同时也使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效果。这就很好的说明,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正在以快速提升的方式进行着增长。
应该说,在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各种不同的声音传来。其中,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初,相左的声音主要是质疑新技术方面,而在国内新能源产品走俏的当口,对产品使用上说三道四,确实颇具中国特色的另类说法。如今,在新能源进入市场化的关键阶段,又一次听到了对企业产品的反对声,这不能不说竞争的问题无处不在。这同样也再一次说明了,要发展新技术,汽车企业的阻力不仅仅是来自于挑战新技术本身、而且也存在于不同程度竞争的牵制作用,这或许才是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最艰难的地方。
为何新能源发展反对声如影随形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都应该属于新生事物。这就会在新技术、新产品层面,不断的遇到质疑声与挑战。尽管,就技术的批评声可以不绝于耳,也会被认为是有利于发展的观念。但如果这样的声音,直接从技术之外传来,甚至带有红眼病的特点的话,那只能说是别有用心了。这是因为,在新技术的发展方面,产品创新所预留的空隙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会对新技术的发展有益、而且也会招至技术保守思想的抨击。所以,企业要想不断地在发展新技术上摸索,也只能预先意识到牵制力的强大,这恐怕才是对发展与进步最重要的方面。
别的不说,就拿比亚迪秦来说,在上海的市场销售可以用奇迹来形容。他们不仅在过去的九个月中,已销售4000辆秦双模电动车,而且也在国际销量的排名中、跻身于很好高的位置。这样的销量,随之就招致了一些声音的质疑。更可笑的是,这些质疑声在找不到产品核心技术问题的情况下,竟然能够找出“双模不用电”来作为攻击新产品的理由,这确实令人有些啼笑皆非。如果,这样一个人所共知的理由,都可以牵强的作为抨击理由的话,那么国内竞争的幼稚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比亚迪秦用油与用电的问题上,应该是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方便使用,而不是以自身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消费者。
发展新能源要“绿灯”而不是“红眼”
可以说,造成现在秦在上海消费市场的用油高于用电的现实,很大程度上是与基础设施跟不上、油价下滑的现实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既需要看消费者喜欢用何种方式满足自己的消费、还需要在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是不是已经得到完善,这才是能够改变目前新能源汽车整体观念的关键所在。其实,一旦消费者获得了用电优惠于用油的环境的话,自然就会最大程度的发挥新能源汽车用电的优势,反之,企业之所以要造双模动力新车,就是为消费者行方便而来的,具体到怎样去消费、那全然是消费者的好恶问题,根本不应作为抨击企业的说辞!
应该说,近一段时间一些观点将矛头直接指向自主新能源汽车秦,很大程度上是针对秦的销量越来越了得。这其中,既有着竞争的牵制因素、同样也存在着对手的眼红的问题,这就不能不使业界需要反思,难道发展新技术,也要采取打麻将式的紧盯对家!也需要抱着“我和不了、你也休想和牌”的目的来对待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不仅自主汽车搞不好、就是整体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也会形成自己打败自己的局面!更何况,国内正在对地方保护实施零容忍,其目的就是需要给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流通创造条件。如果就因为秦的销量出现了利好,就采取种种的质疑声来应对和打压的话,那么谁还有创新发展的劲头呢?!所以,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节骨眼上,更需要的是广开“绿灯”、而不是屡犯“红眼病”。
客观的讲,汽车能够发展到新能源被重视的阶段,实属是来之不易的事情。作为自主汽车企业针对新能源的发展与突破,更融入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智慧与热情。在这种情况下,秦能够被上海市场所青睐,固然存在着车牌号的吸引力,但更多的还应该是企业所投入的新技术所使然,这就需要国内给新能源汽车更多的呵护与机会,只有这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才会将注意力更多的用在技术层面。试想,如果企业不得不将更多的心思用在解释用油与用电的问题上,那么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岂不是太形而上学了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