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网黄渊普:从媒体视角分析汽车O2O大市场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2015/1/16   浏览17156次   

 

【中国电动汽车网】亿欧网联合创始人黄渊普在2015汽车创业峰会——撬动汽车生活2.0时代上表示:①亿欧网和所有创业公司一起成长;②2014年汽车O2O是投融资最热的领域;③中国市场O2O会更苦;④汽车后市场进入爆发期;⑤汽车行业痛点仍需解决。

 

2015汽车创业峰会——撬动汽车生活2.0时代在杭州西溪宾馆举行。以下是亿欧网联合创始人兼主编黄渊普先生站在媒体视角下,分析汽车O2O大市场的演讲实录。主要观点有:1)亿欧网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和很多创业公司一样,跟着大家一起成长;2)汽车O2O差不多是2014年到现在来说投融资最热的领域;3)目前在中国的这种情况下,O2O会更苦,中国线下太落后,只能重建;4)中国在用车的车龄是3.4年,平均车龄超过质保期的同时,汽车后巿场进入爆发期;5)即便汽车市场这么热,但行业内的痛点仍需解决。以下是文章实录:

 

亿欧网是一家媒体,更多从媒体的视角把我们观察到的几点给大家做一个汇报,今天在座很多是真正的从业者,尤其是做汽车后服务。亿欧网曾于11月13日在杭州西溪宾馆举办过2014中国O2O新商业峰会,现在差不多一个月多一点,当时的峰会非常火爆,在整个杭州引起比较大的震动。下一个月2月9日亿欧网整整一年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亿欧网。

 

大家可以看到,在每一个细分领域亿欧网都有专门的记者专门的研究人员跟踪这个领域,因为整体来说在座的很多创业公司如果关注亿欧网,关注汽车后市场会发现,在我们这个领域很多创业公司第一次报道融资消息都是亿欧网报出来,对创业公司整体是比较宽容的态度,一般在扶持我们的创业者,虽然力量有限,我相信说亿欧网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和很多创业公司一样,跟着大家一起成长,等大家成为一家大公司的时候,相信亿欧网已经成为一家大媒体了。

 

观察到几点现象,刚才上半场上午的嘉宾提到几个数据,这几个数据应该是比较常见的,2300万,这个是2014年的中国新车的销量;1.4亿,中国有1.4亿的汽车保有量,中国有差不多14亿,每千人有100辆汽车,已经到这样一个不错的量;3.4年,中国在用车的车龄是3.4年,平均车龄超过质保期的同时,汽车后巿场进入爆发期。看到用数据证明说,2014年以来这种情况,市场的这种火爆情况,相信这个数据很多VC会去论证,为什么说2014年以后后汽车服务O2O市场的火爆,有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在里面,大的背景不一定说满足这几个汽车O2O市场就可以爆发。这是满足一个基本的条件。

 

在2014年,大家看到在各细分领域差不多,如果定位差不多,包括服务类,车联网移动工具,服务类保养、金融、电商。这几个现象,在各细分领域都很具有代表性,如果大家去查,大概90%以上的玩家都知道,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市场到底有多火爆,这些差不多已经融过资的,到底哪个领域好。从媒体角度来讲谈一点自己的感觉,会觉得哪个领域更加适合,整体来说会看到平台型,垂直重模型。跟一些具有流量的,比如说赶集这样的,他们去做平台可能会更容易一点,如果是创业者,想做平台会更难一点,尤其在频次较低的,流量获取太难,再去做平台运营起来会更困难,需要面对的一个情况,如果是说阿里京东一旦发力做的时候会更困难。

 

上个月得到一个消息,京东开会发力O2O,O2O是所有部门向刘强东汇报最多的,发现刘强东亲自会抓O2O服务,发现在到家服务这一块发力更多,在汽车这一块京东也会去做,从媒体的角度打听到,接下来一两个月会看到一些势头,当我们去做平台的时候,确确实实考虑一下我们的巨头,一些大的公司他们的想法他们打算怎么做,如果做服务可能跟大家,跟这些玩家合作的可能。相信大家可以持续关注,至于哪个领域这些都不重要,每个领域都有成功的可能,只要做的足够好。

 

另外观察到一个情况应该说汽车O2O差不多2014年到现在来说投融资最热的领域,今天请到易到的朱总过来的,从媒介的角度来说,很多时候在我们领域报道融资额度很高。我们也会去确认到底是不是那么多钱,得到情况会发现大家会吹一些牛,我们也很为难,大家看亿欧网在融资后面加了一段,我说数据来源于相关公司或者投资机构,不对数据做背书,也没有证据去反驳那么多,不管怎么样,这个领域的热度相信2014年在O2O个性的领域最热的。大家看到论维修、还是汽车用品、保养是几千亿的市值,所以有这么热。大家看几家已经上市的,保证快的已经确认6亿美金的融资,没有原先宣传那么多,包括滴滴,包括易到,都是融资很多,在过去上周发了一个汽车领域,2014年汽车O2O十大融资这样一篇文章,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融资那么多已经到顶点了,是不是说这个市场就这样了,但是可以看到包括租车、打车,包括二手车,包括汽车服务的企业,并且每一个企业后面其实慢慢在做数据库,把各家的一些情况,当然现在只换了名字,大家会看到这个企业名单,这三张表所带来的企业数量远远超过前面那些表,会发现真正融资的企业数,第一没有那么多,第二发现在一些细分领域还是有机会,相信可能在做汽车。前段时间刚接触一个项目挺有趣的,至少以前没有听过,是做报销,汽车比如说到期要送到一些,可能全国四五百个公司把报销不用的汽车回收,如果用钢筋卖会发现利润和收入其实很有限,但是把一些零件重新拆了,重新做二次利用发现价值利润和收入上升几个,这样的项目发现有人在做,发现以前没有关注到,当然不知道市场有多大,会突然慢慢看到一些除了打车、拼车,还会发现其他很多新的创新点。

 

反过头来看,即便市场这么热,真正的痛点解决了吗?因为在座大家都有车,可以去体验,我们请了很多嘉宾来,会觉得自己的逻辑多么正确,比较鼓励同事去体验,你们做O2O服务我们第一时间体验,好坏立马分的起来,汽车不大好体验,相信在座各位真正痛点解决了,大家都是行业内的人士,对汽车O2O对汽车这种,真实情况其他领域或者普通的用户真的知道我们这些项目吗?相信不知道,并且发现在解决这些各种问题,体验过在场很多的效果,实际包括打车,包括商务车,感觉有很多各种问题,当然会比传统那一套好一点,总体感觉没有解决。说商务车在北京被打压这种的。只能往这方面去做。

 

上午包括车蚂蚁都说,其实也赞同一点,目前在中国的这种情况下,个人相信做O2O会更苦,在中国确确实实线下那一套太落后太差,只能重建,当整个产业链懒散的时候做平台,当细分领域他们很好的时候把他们整合到平台里,不用担心线下品质,如果线下服务一心做平台就非常难。产业不成熟大家都看得到,因为各个环节相信需要时间,当产业不成熟的时候自己去做,当我们自己做了以后,会成为平台,但是在某一个环节会有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说建立护城河这一块,无论做平台,做什么,通过苦活累活真正锻炼出经验,我们做媒体的,感觉到媒体足够的苦,到处做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线上,天天发文章,不去采访在座的各位,不去做脏活累活发现我们也没有什么价值,一直很提倡做重模式,然后做更苦的活。如果在座各位有加亿欧网记者的微信,会看到十一二点还在发东西,如果做汽车发现没有我们苦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你们也活不下去。

 

接下来时间会交给更多的嘉宾,亿欧网这边打一个广告,我们服务在座各位,在座各位以后会跟亿欧网合作的地方,如果想融资,如果想找相关的投资方,或者寻求报道都可以找我们。刚才在会上还跟几个朋友给他推荐更合适他的,问我要联系方式,我就推了,给他做对接,这就是媒体做的事情。O2O怎么做,都会解答给从业者。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