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能源政策频出 充电桩难题亟待解决

来源:中国商网       2015/2/14   浏览9930次   

 

新能源产销数据又来捷报。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6599辆,同比增长近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纯动力的商用、乘用车都有了翻倍的增长。虽然新政策频频出台,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有了大幅增长,但是当下充电桩短缺、充电体系建设不完善,还是让消费者、新能源车企固步不前。

 

各地扶持新政相继出台

 

北京市科委新能源发展促进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爆发式增长,肯定离不开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与倾斜。去年9月,新能源汽车免车购税政策落地,这一政策直接导致2014年后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大增。近期有消息称,工信部已经与住建部达成共识,今后所有新建小区和楼宇都要把充电电源建设和水电气建设放在同等位置,如果充电电源建设不过关,楼盘将无法通过验收。

 

另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初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70个城市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配套政策措施。2015年刚开始,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就相继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其中,深圳市政府推出了《深圳市新能源发展工作方案》和《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成为2015年以来国内首个出台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的城市,并将统筹设立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扶持资金,深圳还定下2015年新增新能源车1.5万辆的目标。

 

上海市规定从2015年起,新能源车上牌政策有所调整,必须多提供一份充电证明,即要先证明安装了充电桩才能上牌。据悉,上海此次政策门槛的提高,是为了堵住原有政策的漏洞,即有车主购买新能源车的醉翁之意在于免费牌照,而非绿色出行。

 

北京的新能源车在准入方式上有望从目前的目录制转变为备案制,这一调整如果实施,未来新能源车只需通过备案即有机会在京销售、上牌,这意味着市场及消费者将迎来更多的选择空间,新车型进入北京市场的周期将缩短,同时,公共充电桩建设将获政府补贴。

 

相关数据表明,2014年北京市共推广新能源汽车8050辆,累计推广的新能源车辆达到1.3万辆,这一数量已超过从2008年开始到2013年的推广总量。不过,这一数字仍略低于上海。有数据显示,2014年上海实现新能源车销量1.1万辆,成为全国各省区市新能源车销量第一名,上海同时也成为全国新能源车市场规模最大的地区。有分析认为,上海机动车牌照采用竞价方式获得,价格多在数万元,而上海新能源车目录内的车型可以免费申领牌照,加上免征购置税的优惠政策,相比普通汽油车,新能源车的价格极具优势,这可能是新能源车受到上海市场更多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上海的新能源车型补贴与北京相类似,目前也采用地方的新能源车型目录,目录之外的车型无法享受地方补贴。但是,目前上海的目录中包含十余款车型,是国内新能源车型选择最多的一线城市之一。相比之下,北京市截至目前公布了一批共两期进入目录的车型,包括6家车企的7款车型。

 

2月7日,山东省济南市物价局下发了《关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价格的通知》,规定济南市纯电动汽车(7座以下)充电服务价格按充电度数收取,每千瓦时充电服务最高价格为1.45元。该规定自2月10日起执行,试行期1年。据了解,充换电设施经营企业向电动汽车用户收取的充换电服务费,以及个人拥有的充电设施对外提供的充电服务收费,其标准上限由设区市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总体原则是使电动公交汽车电费及充电服务成本不高于汽车燃油成本的70%,电动乘用汽车电费及充电服务成本不高于汽车燃油成本的50%,并根据燃油(气)价格变动情况适时调整,确保电动汽车电费及充电服务成本低于燃气汽车使用成本。

 

有专家预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国家层面政策利好频出的同时,地方也在密集出台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此,后续相关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有望继续出台。

 

充电桩建设遇“寒流”

 

尽管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增长,但惠及全社会新能源汽车使用者的公共充电桩建设却遇到“寒流”。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居高不下的建设成本和全面规划的缺失,成为公共充电桩发展的阻力。去年以来,北京、合肥、南京等城市都提出了规模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建设计划,但实施进度却难以跟上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迅速增长。

 

在北京,相关政府部门于今年北京市两会期间透露,目前北京市共有小型电动汽车约1万辆;居民自用充电桩约1600个,分布在约1200个小区;公用充电桩约1500个,遍布188个充电点,其中70%在五环以里。目前,可实现对外开放使用的仅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

 

“我本人一直都是绿色生活的践行者。我这辈子买的第一辆车就是新能源汽车,不为别的,就因为它环保。”北京市政协常委、大兴区政协副主席郭耕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虽然对自己爱车的各项性能都十分满意,但是随着使用时间越来越长,致命的问题即充电难的问题仍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郭耕向记者“抱怨”,开新能源汽车要想在居住地就近充电、出行途中充电,几乎没有指望,动辄为了充电要跑出几十公里,得不偿失。除了在单位有充电桩外,在其他地方包括所住小区都没法充电。郭耕认为,电动汽车的推广不能先有车,后有充电设施,而是要预先布置充电设施,为大家购置新能源汽车提供先期保障。因此,郭耕建议主管部门在公用停车场安装可提供电动车充电的特别车位,以方便新能源汽车车主出行充电。

 

根据相关政策,从2014年5月起,国家电网开始陆续退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转为全力推进国内交通干道即城际互联充电网络建设。由于电力公司不再参与城区公共充电桩建设,不少已建成的充电站因没有理顺利益关系而没能正常运营,一些计划中的公共充电桩并未完全建成。虽然政府部门表示,符合条件的、对外开放的公共充电设施,将获得占建设成本30%的资金补助,但居高不下的建设成本和复杂的手续流程,却让充电桩建设运营商很难拿到这笔钱。

 

另据天津市财政局透露,备受关注的天津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站(桩)规划建设日前已取得新进展,财政部近日确定天津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网络建设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国家示范项目”,此举将带动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及运营,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计划到2016年天津市将建设公交充电站40个、公共充电桩2000个,总投资约5.16亿元。项目一期拟于2014年至2015年建设20kW充电桩1100个,总投资共8250万元。二期拟于2015年至2016年建设公交充电站40个、公共充电桩900个,总投资4.33亿元。项目建成后将为6800辆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其中公交车2000辆、区域运营车3300辆、物流车1500辆,覆盖率为57%,并逐步向社会其他新能源车辆开放充电服务项目。

 

据悉,2015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参与将加速放开,工信部把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作为工作重点。充电设施缺乏和地方保护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问题将在2015年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同时,2015年还将有更多城市出于环保和交通压力的考虑而加入机动车限购行列,政府对于汽车生产企业各车型的油耗标准也将大幅提高,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启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愿望变得更加迫切和现实。然而,尽管充电设施缺乏的问题将得到缓解,但是仍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要。

 

北京有望推无线充电

 

在解决新能源车主最为关心的充电使用问题方面,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北京市解决电动汽车充电将采用多种方式,一是建立自用充电桩;二是建立公用充电桩;三是“路灯+充电桩”模式,将路灯改造成可充电的充电桩;此外还包括建立移动充电车,在不方便安装充电桩以及商场等人群密集地,通过将废旧的大巴改为移动充电车,为纯电动汽车充电。

 

北京市政协委员、丰台区政协副主席程留恩认为,新能源汽车当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一大症结就在于充电设施的缺乏。他提出,要不断增加北京充电站和充电桩的数量。但这势必将带来用地成本的增加。在新规划的小区中,应该提前增加带有充电桩的停车位。另据郭耕透露,电动汽车的充电也不是都非要充电桩不可,有个220V的16安培的插头便能充电,“与其个人私搭乱接电线,不如统一安排带电表的充电插座,以方便车主。”

 

据记者了解,中兴通讯去年9月宣布其新能源汽车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的公交商用示范线在湖北襄阳启动,这意味着中兴通讯依靠无线充电技术已经进军新能源领域。此项无线充电技术的商用为现有插电和换电模式之外又新增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式,其工作原理主要是电磁感应,由地面能量发送模块和车载能量接收模块等组成,从插座到电池的端到端充电效率可达90%以上。据悉,该技术能够对加速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产生革命性的推动作用,成倍提升投资效率,解决在都市核心地带大量建设充电设施的“老大难”问题。并且,公交车在改造过的停车位停靠后就可以进行充电,无需人工插拔充电枪,完全不受泥沙和水浸的影响。

 

据中兴技术人员介绍,该公司研发的电动汽车无线电充电技术设备价格为1万到2万元,目前在外地已经试行,但要在北京推行还需要时间。无线充电相较于传统的充电桩或充电站充电有许多优势,包括充电设施地埋,即不用征地,不占用地面空间,无突起,干净整洁;建设周期短,运营成本低,可实现全无人值守。此外,还可对司机和管理者提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