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公安机关揭开盗销自行车内幕

来源:山东新闻网      2007/4/25   浏览3637次   

自家自行车不翼而飞,如何被盗、流向哪里?盗销自行车屡禁不绝的“怪圈”成因?今天,记者从市公安局治安部门了解到,盗销自行车犯罪内幕令人警醒。

偷车形式“面面观”

偷车犯罪主要有两种形式:散兵游勇式和团伙作案式。治安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偷车犯罪涉及的人群较为多样化、普遍化,是警方打击防范难以奏效的主要原因。

据介绍,“散兵游勇”偷车比较随意,作案前不会详细计划,往往是顺手牵羊把别人的车骑走。这类偷车贼一般是未满18周岁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他们时常节假日和放学后作案,学校、网吧附近的车是他们的首选目标。作案时,他们的学生身份不容易受到怀疑,即使被抓住也不会遭到严重的打击处理。

黑车销赃“司空见惯”

自行车销赃主要有两大途径。一种是在路边修车摊位销赃,另一种是在黑车交易市场交易。治安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散兵游勇式的偷车者一般会把车卖到修车摊,而且随意变更销赃渠道,警方人员很难及时进行打击处理。
据了解,销赃人最喜欢收“散兵游勇”手中的货,他们很着急出手,卖价往往压到很低,一辆普通自行车每辆20元左右,电动车每辆200元左右。销赃团伙一般比较谨慎,稍稍怀疑对方交易就不会成功。其中,由于大多数人对黑车销赃“司空见惯”,夜间从交通路口向路人兜售,成为最常见的销赃方式。但是,一些黑车被翻新和造假手续处理后,流向正规自行车销售点,更令人防不胜防。

不报警“怪圈”危害大

“市民丢车和遭遇销赃者时,采用报警处理的很少,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自行车盗销犯罪。”警方有关负责人如是说,频频丢车和频频买赃之间的恶性循环令人警醒。

市治安支队有关负责人点评说,市民见到可疑的赃车就报警,黑车就没了市场,也就没有人再偷车了。目前,这也是我市盗销自行车犯罪打击防范的重点。一项社会调查报告显示,九成以上的市民表示配合警方严打,让黑车变成“过街老鼠”,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张良)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