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洽会上比手段 中外银行开挖最后金矿

来源:新闻晨报      2007/4/30   浏览2390次   

2007年上海小企业金融服务洽谈会(简称“金洽会”)近日落幕,这是上海银行界连续第二年专为小企业举办的融资“盛宴”。在大企业“脱媒”现象(银行媒介作用趋于萎缩)日益严重的今天,尽管小企业的坏账率仍偏高,但对于银行而言,小企业已经是最后一座待挖的“金矿”。

金洽会上,沪上中资银行悉数登场,首批四家外资法人银行更是开业后,首次集体现身于同一活动现场。中外银行为小企业提供的融资产品超过100项。

缺少足额抵押物或官方担保机构的力挺,是小企业融资难以克服的障碍。部分沪上银行希望从“尤努斯”模式上寻求解决良策。沪交行授信管理部负责人透露,该行计划尝试利用借款人的互保形式,为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互保借款人之间往往知根知底。”上海银行副行长王世豪说,针对部分从事钢材贸易,但缺乏固定资产抵押的小企业,上行与担保机构、现货交易市场三方联手试行“市场管理者推荐+小组联保+担保机构监管”模式,试点的效果很理想。

能让外资行心动的小企业确实不多。在汇丰、渣打、花旗等银行眼中,年销售额在2500万美元或3亿元人民币以下的都算“小企业”。但在外资行看来,发展小企业客户是为了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

记者:李强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