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已过,暖春袭来,2016年的展会也将陆续开展。
回顾2015,一年来大家为了拼市场,搞了各种促销,参加了各地展会,礼品虽然发出去了,但消费者却麻木了、不信了、经销商钱越来越难赚了。2016年经济下滑压力明显,经销商的日子该怎么过?越是艰难时刻越要提升经销商各方面素质

2016年经销商所有的判断和准备都离不开市场,离开了市场就是脱离了实际。2016年电动车市场会怎样?也许我们无法做出具体全面的预测,但根据2015年市场我们可以做出一些窥测。相关行业媒体指出,2015年国内电动两轮车销量约为2450万辆,其中四大家族爱玛、新日、雅迪、绿源的销量总和在1000万辆左右,占总销量的40%以上。

坚持代理一二线品牌
四大品牌将近一半的市场销量说明了什么?经销商能从中汲取到什么信号?
有种观点盛行经销商,认为想要打造经销商的江湖地位,代理一线品牌尤为重要。从销量判断是否一线品牌笔者不能肯定,但从国人的消费习惯来看,看到满大街跑得电动车品牌多少回打动潜在消费购买。抛开消费者因素,大品牌电动车企为什么值得经销商考虑?

于经销商而言,厂家管理规范,刚起步的经销商能在企业的严格管理中提升自己,企业一系列政策都是经过时间实践的洗礼后推行的,在这样管理熏陶下,就算今后不代理电动车从事其他行业代理也是得心应手。特别地,对于刚入手代理的经销商而言,选择比努力重要,一线品牌因为有品牌拉力,所以前期推广铺货难度低,而且终端拉力强,售卖容易。经销商一样、代理的产品不一样,最终产品决定经销商不一样!因为有品牌,可以借产品品牌树立自己的地位。
有个很现实的故事,说明了经销商代理一线品牌的重要性:
某市有两个代理经销商,一个誉满当地,一个却默默无闻。他可以和厂家平等的对话,他却天天被厂家卡着脖子经营;他登高一呼,二批、零售应者云集,他登高一呼,应者寥寥;一个能得到政府部门、同行和员工的尊重和认可,一个却被藐视、被遗忘、被奚落;一个知名厂家天天拜访求着和他合作,他天天求着厂家合作厂家却不给机会合作。
经销商如想长期发展,除了三四线品牌的价格优势,是该考虑下一二线品牌带给自身长远发展诉求。
关注电动三轮和四轮的冲击
从整个市场上来看,电动二轮车下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动三轮车、小型电动汽车瓜分了两轮车市场蛋糕。近两到三年,出现一个不争的事实:代理两轮车越来越不挣钱,而卖电动三轮车着实赚了一笔,四轮车也代理的风生水起。
以四轮车为例,山东是生产小型电动车的大本营,据山东汽车行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仅山东地区2015全年小型电动车产销量高达30万辆。电动三轮车方面,相关数据显示,从2009年的175万辆发展到现今1000多万辆的产销量,五年左右时间上升了近5倍。对专门代理二轮车的经销商而言,两者都是巨大且不可抗拒的诱惑。

消费者对出行质量的追求本无可厚非,电动车骑行一定年限之后,他们必定会面临代步工具的升级与转型选择,除了价格高昂的燃油汽车和特殊载货用途的三轮车,这时面前摆着一辆价格两万块左右,能避风挡雨和汽车有着相同用途的小型电动汽车,消费者的选择会倾向哪里?
但是小型电动四轮车依然没有路权,国家目前也没有出台任何政策与标准对接四轮车企业,多数地方对四轮车的发展仍持谨慎态度。三轮车满足的是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载客载货的特定消费需求。所以这依然是经销商坚定信心代理二轮车的最主要原因。
企业“明争暗斗”,能给经销商更多信心
而2016年的市场竞争还没正式拉开序幕,一些电动车品牌就已经先后露出了“狰狞”的面孔,签代言、砸央视,数以千万的宣传费用如果没有给力的产品支撑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终端市场都不会买单,因此笔者认为2016年就将会有不少更好的、更有卖点的、具有自主专利的新品出世,将对目前现有的市场车款占有率形成巨大的冲击。
另外,企业之间不管是舆论宣传造势,还是花费巨资做产品以及品牌广告,对经销来说永远是个积极信号,至少企业没对市场失去信心,还在进一步谋求企业做强做好。

2016年互联网经济将进一步得到发展,我们在关注实体电动车企业时,不要忘记互联网电动车。去年快速崛起的小牛电动,在众筹平台创下新记录后,又马不停蹄地向消费者卖起了N1。2015年媒体和舆论倾注大量焦点关注“小牛电动”,2016年这匹搅局的“野马”会有哪些招数继续对传统车企和经销渠道造成冲击与挑战?
经销商在今年需要全面关注行业,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信心满满胸有成竹地迎接已经到来的2016电动车市场。
(责任编辑: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