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合法化 电动车行业能得到什么启示?

来源:中电动车网   董丽雪   2016/8/1   浏览10778次   

[摘要]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等7个部门联合颁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电动车网 记者 董丽雪)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等7个部门联合颁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这两份酝酿已久的重磅文件同时出台,事实上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至此,一直游走在“政策”边缘的网约车终于得以走到阳光下。

 

1.png

 

作为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宣布网约车合法化的国家法规,这两份文件引起的震动可想而知,许多相关行业,例如新能源汽车也因此获得绝佳的发展机会。同为环保出行工具的电动车看似并不受网约车合法化的影响,但其实两者的发展极为相似。从网约车顺利实现合法化,电动车行业能得到诸多启示。

 

网约车业务2009年起源于美国的优步(Uber)公司,并从美国本土蔓延到欧洲及亚洲多个城市,包括中国。2012年以来中国也涌现了一批本土网约车公司,其中滴滴打车占有了中国各地网约车市场的最大份额。尽管网约车深刻影响了人们日常出行,但正如交通部副部长刘小明指出的那样:“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城市对网约车是实行禁止的管理方式,德国、法国、西班牙、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都是禁止发展。即使是网约车的发源地美国,在不同的州也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尽管我国各地方政府一直对此态度含糊,但时不时的“抓黑车”总是把网约车一起打击。而且相对价低的网约车空前威胁了出租群体,因此受到出租司机的大力抵制。再加上时被提及的对网约车安全性的拷问,滴滴这类打车软件的日子并不好过。

 

同样境况的无疑还有电动车行业。尽管保有量超两亿,真正算的上走进千家万户,改变人们日常出行,电动车却一直是戴着镣铐跳舞,在夹缝中求生。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对于电动车的态度实在简单明了:就算不是明令禁止,也绝对不会主张鼓励。广东、北京、厦门等地出台规定禁止电动车上路。影响最大的还属今年3月广东深圳声势浩大的“禁摩限电”。第一阶段的“禁摩限电”专项集中整治行动,首日就查扣摩托车、电动自行车3406辆,拘留322人,非法营运人员采集107次。一时间行业震荡、人心惶惶。趁着这股“禁电”浪潮,反对电动车的声音越发高涨。

 

2.png

 

尽管发展路上阻扰颇多,但网约车和电动车行业都未曾放弃解决城镇居民出行问题。正如轻客智慧电单车CEO陈腾蛟所言:“大城市出行需求与出行供给不均衡的矛盾,带来了巨大的出行市场蛋糕。有些公司用软件的方式去解决出行供需不匹配的矛盾,比如滴滴打车;也有一些公司用硬件的方式去解决。”在此意义上,网约车和电动车同样是为了解决居民出行这一痛点而存在。不同的是,网约车通过软件解决,而电动车通过硬件解决。就目前看来,无论是网约车还是电动车,在改变人们出行上都成果显著,俨然成为绝大多数人出行首选。

 

好在网约车与电动车这对“难兄难弟”都在最近迎来了”春天”。网约车正式合法化自不用说,电动车在“禁电”懒政遭到强烈的舆论反弹之后,一部门城市逐渐开始转变策略:由堵到疏,制定一系列针对电动车的管理办法。以广东为例,广东省从7月起在3个地级市——湛江、惠州、汕头,开始试点为符合规定的电动自行车划分行驶车道。深圳交警在7月5日召开发布会,发布“互联网+交管业务再升级”行业解决方案,称通过强化与支付宝城市服务等第三方平台合作,逐步实现数据公开,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互联网+交通管理创新”带来的便捷。这意味着:深圳有望实施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制度,公共交通不发达区域可上路行驶。

 

尽管目前电动车行业遭遇销售“寒冬”、政策挤压,但一向地位尴尬的网约车也能顺利实现合法化,无疑给电动车行业带来了曙光。只要各电动车企做好产品、把好安全关,再加上地方政府由懒政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电动车规范化未来未必不可期。


(责任编辑:许江琴)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