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触及中国汽车产业中枢神经

来源:生意社      2016/8/15   浏览7984次   

[摘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办公厅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相关部委、企业、行业协会等在8月25日之前反馈书面意见。

 

1_副本.jpg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办公厅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相关部委、企业、行业协会等在8月25日之前反馈书面意见。

 

征求稿背景是,1)2015年国家层面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超过300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规模的增加,大规模的财政补贴难以为继,且过程中存在“骗补”“套补”等恶劣行为;2)我国汽车产业仍处于“汽车大国”而非“汽车强国”窘境,且燃油汽车的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开始凸显;

 

为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快速发展,及改变我国汽车产业新局面,发改委颁布此意见稿。意见稿表明《管理办法》将于2017年开始试运行,2018年将正式实施。分析认为此办法的颁布将重大利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体来看:

 

1)此办法涉及的企业广泛,从燃油汽车企业、进口汽车总代理商、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将纳入管理范围。如此以来,全国车企都将面临碳配额压力。这可以防止重蹈“在2010-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主要由以比亚迪、奇瑞、江淮、吉利等民营车企为主推动,而大型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性不高”的局面,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各家车企对“碳配额”的重视程度;

2) “碳配额”涉及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注册登记机构、核查机构、交易机构、车企等相关方。参与方较多,且信息公开、途径明晰。这有利于加强舆论监督,提升本办法的实施可行性;

3) “碳配额”将成为可上市交易、流通的“商品”,这有利于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的车企通过销售碳配额增收创利,同时碳配额不够的企业必须为未完成配额买单;

4) 政府参与实时的碳配额交易价格。政府将部分中央财政资金通过相关授权机构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上参与交易,购买富余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一是可以调控市场价格,避免价格失控;二是,可以打消燃油车企过度依赖购买碳配额;三是,通过不断调整碳配额,可有效控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速度,防止过度、非正常发展。

 

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解决“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及“改变汽车产业地位”的有效措施之一。国家正通过硬性措施不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和监管。有分析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考验、检查、监督会越来越重,真正有实力、练内功的企业将脱颖而出,从而推动中国走向“汽车强国之路”。


(责任编辑:许江琴)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