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经营者的故事

来源:新浪财经      2017/1/3   浏览21931次   

充电站


张魏丽这几年几乎是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起走过来的。她从当年北京第一批参与“电动伙伴”计划试驾的“幸运小白鼠”,到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运营管理者,这些年的故事和段子一抓一把。


“我是第一批先锋试驾”


2013年5月2日,刚从驾校毕业的我特别兴奋,来到单位就给同事说周末租辆车去练,同事扭头问了我一句:“昨天清华园出租电动汽车,1999元一个月,你不去试试?”


啊?价格好便宜,很诱人,早就关注电动汽车的我马上上网搜索,“电动北京”,还真是哦。于是立马拿起电话就给网页提示的电话打了过去。


中间几经周折,6月28日,终于见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辆电动汽车,当时是试驾一个月,叫“电动伙伴”计划,我是第一批先锋试驾。当时全北京就16辆车,很难申请到的。


特别难得的是正好住的小区楼下有充电桩。不过这些充电桩都没有人用,平时都是垃圾车停着,都生锈了。那时市面上还没有卖新能源汽车的。


试驾开始后,记得有一次出小区,有两个保安盯着我看,一个说:“哎呀,你看这个车没有排气管”。另一个说:“你没看到人家车上有“电动北京”嘛,这个是电动车”。


那段时间挺好玩。因为新能源汽车特别静音,我还写文章提醒司机要勤按喇叭,以免有时候别人听不到有车来。


就这么,我跟电动汽车结了缘。


“飞线60米”


因为试驾,我们有了一个“电动北京”的QQ群,我后来还成了管理员。这个群包括第一批参加试驾的16个人,还有后来第二批的500人。


星姐的名字就是从那里来的。当时玩游戏取的名字带“星”字,他们就习惯叫我星姐。后来因为做的事情和电动汽车有关,就叫电动星姐。


其实那500人里,好多都是高科技人才,还有海归之类的。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意识,敢尝鲜。后来那批人里买了新能源汽车的就有200多人。


那时候我们在群里经常讨论。当时大家对车的问题反馈并不多,更多的还是充电问题。当时,我们这些试驾者,有因为充电问题跟物业干架的,还有直接把车开到物业门口堵门的,还有被物业剪电线的,各种事都有。


还有个飞线60米的纪录。当时大家在群里比为了给车充电,从楼上往下飞线的距离,有的说自己的线有10米,有人说有20米,还有人说30、40、50米,最后最高的飙到了60米。这种飞线是非常危险的。


这个事情后来被央视曝光了,电网公司就给我打电话。他们说:“我们也想好好的服务老百姓(47.100, 0.45, 0.96%),你帮忙收集下充电难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我把问题整理了反馈给他们。后来确实帮群成员协调了充电桩不能落地之类的事。


“分时租赁就相当于试驾”


在群里沟通中,我发现,充电难就是商机。随着政策和环境的变化,这个行业这个市场可行,于是我就转过来做这个行业,做充电桩的运营。我的优势是视角不一样,我了解车主的难和苦,会从桩体设计、运营方式上采取不同的商业模式。


这个行业起来后,开始是造车,车出来了发现基础设施没跟上,又开始建充电桩。但是桩企在生产和布局方面不合理。有些大企业,是为了布桩而布桩,圈地烧钱,就是一种资本运作。


业内都知道,目前充电桩的使用率最多不超过30%。有些桩的位置,并不考虑是不是适用,比如有的地段很偏远,或者在旮旯角落里,甚至设在地下四五层,人们都找不到的地方,成了僵尸桩、死桩,无人问津。还有些桩虽然在人流密集的地方,但价位比较高。


我们着重转向运营充电桩,通过各种管理方式,车桩共进。


如果到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愿意买电动汽车吗?80%的人会说不买。如果你让他试乘试驾之后,百分之六七十的人会说,可以考虑。


所以我们引入了分时租赁。分时租赁就相当于试驾。为了打消大家疑虑,通过分时,把成本最小单位化,先花几十块钱体验一下。如果感觉好,再往下谈。


比如,我今天要出门,但是车限号,地铁公交太费劲了,正好楼下有个分时租车的点,可能是一小时20多块钱,反正是远远比打车便宜。车是充好电的,可以跑200公里。租车很方便,可以自助进行。租了车开到某个点,办完事再回来还车,就是A点借A点还。如果正好在目的地附近有点,也可以就近还车,就是A点借B点还。如果网点足够多,还可以任意网点还车。


国外早就有这种模式,颠覆人们的用车习惯。以后最佳状态是有没有自己的车都无所谓,只要租车网点足够多。


现在分时租赁急需拓展网点,而他们的进驻能够增加我们充电桩的使用频率。而且,通过他们的进驻,老百姓可以去试乘试驾,觉得新能源汽车不错,也可能就会买一辆,正好附近也有充电桩。这样就产生了新用户,带动了周边人群使用和购买新能源汽车。


现在大环境还没有完全起来。分时租赁属于重资产,如果再自己布局充电桩,会很累。我们合作,可以实现共享经济,优势互补。


“新能源车主的去向,是非常大的商机”


我们现在的场站有10辆可供租赁的新能源汽车,很火,基本上很快就租出去了,甚至有时候还租不到。现在我的充电桩使用频率非常高,从后台看,平均一个桩要服务6辆车。


现在还谈不上赚钱,只能说,运营效果和实际数据,比别的场站更好,能更快回收成本。别人可能用5-6年、6-7年,我经营的场站可能3-4年就回收成本。这就是拼运营,要下功夫去钻研。


我们还经常组织活动。比如,中秋节服务费打五折,而且还抽奖,增加用户黏度。现在的场站,周五和周一基本上要排队。


场站不仅是充电的地方,我还把它定义成一个舞台。


我们免费给4S店提供场地,不定期在场站做新能源汽车的促销。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给周边企业或居民提供完整的一条龙的售车服务。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提高周边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以后,他们自然会来我这里充电,这是双赢。


以后新能源车主会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主的去向,是非常大的商机。要把他们吸引过来,来你这里消费。美国基本上是大型超市都装充电桩。来超市消费的新能源车主,免费充电。他们不在充电桩上挣钱,是吸引顾客在超市消费。


“现在最大的难点就是物业”


要说现在有什么难办的事,也有一些。


其实,建充电站最不可预料的就是土地、电价、施工。现在我们最大的难点就是物业,建充电桩首先要打交道的就是物业。因为他们掌管着土地和电价。


要建充电桩,必须去发改委备案,备案过程中要求必须有土地所有权证明。但是我们拿到这个证明是比较费劲的,需要和物业或管理方沟通,他们可能会给,但是也可能会漫天要价。


希望遇到类似这种情况解决不了的时候,可以有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渠道,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充电桩也是惠民项目,我们也可以给物业分享利润。


也希望政府能规划、预留一些场地,在我们报批和申请时,能比较便捷批下来。希望相关职能部门更明确一些,不要踢皮球。



(责任编辑:SIA)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