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电动自行车被盗案件高发,而在太原万柏林区,2016年的一组数据却让人欣慰:11月辖区发生电动车被盗警情96起,环比减少47起,下降33%;12月再降17%;10月份以来环比前三个月减少205起,下降39%。出现这样的变化,原因在于太原市公安局万柏林区分局在全市率先启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防控试点建设,给电动自行车上了“户口”。
电动自行车上“户口”很简单,市民只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和电动自行车购买发票到辖区试点派出所提前排号,当派出所启动安装工作时,可根据排号顺序灵活安排时间。
在安装之前,市民首先进行实名制登记,核实车主身份并对购买发票进行核查,确保车辆来源安全合法。为防止不法分子盗车时拆卸芯片,整个安装过程全程封闭,即便是车主本人也并不知道具体的安装位置,每台电动车的安装位置都较为隐蔽且并不固定,以此确保防盗芯片的保密性。
电动自行车防盗芯片安装完成后,民警将车辆信息录入综合管控平台,实现“户籍化”管理。一旦发现异常或接到报警,根据登记线索,监测定位,对被盗车辆当前位置及历史运行轨迹进行查询,利用GPS定位信息对被盗车辆展开追踪。而且,群众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自己的电动车发生震动、断电、被盗等情况时,防盗系统会自动发送相关信息,车主随时随地掌握电动自行车的位置。线上线下即时互动和快速反应,为民警追踪破案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电动自行车加芯片后好处显而亦见,12月13日,万柏林分局合成作战中心、巡逻民警与公司技术人员联动协作,通过管控系统对刚刚在小井峪街被盗的一辆电动车展开轨迹追踪,半小时后即在西矿街公园路附近将盗窃电动车犯罪嫌疑人索某抓获,当场追回被盗电动车。截至目前,通过防控系统已帮助群众找回被盗电动车3辆。
据了解,2017年,万柏林分局将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防控的安装和运行,计划再完成3万个防盗芯片和400个基站的安装建设任务。
(责任编辑: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