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标车”退出市场在进入倒计时的同时,却受到各大城市消费者的追捧。其背后的原因很清楚
“非标车”退出市场在进入倒计时的同时,却受到各大城市消费者的追捧。其背后的原因很清楚:这种被称之为新国标实施之后归入电摩类别的产品,一二线城市和部分三线城市将不允许再销售,却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因此,明年4月15日之后,全面禁止“非标车”生产与销售,取而代之的是电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对电摩类产品的需求量占到整个电动两轮车市场份额的60%以上,也就是每年的电动两轮车产销量(以3000万辆计算)为1800万辆,超出了摩托车全年的产销量。难怪电摩必须拥有摩托车制造资质+3C认证的高门槛,把80%的电动两轮车企业挡在了电摩行业之外,而目前的摩托车行业大约98%以上的企业,已经或正在进入电摩领域,截止到目前,大约有上百家企业已经或准备在电摩领域大干一场。随着明年4月份电动摩托车相关的新国标正式实施,电摩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将出现“大震荡”,电动车第一资讯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摩未来的竞争不容乐观。电摩被限制在一二线城市和部分三线城市之外,只能在城乡结合部以及乡镇广大的地区销售与生产,使得有钱的城市不能消费,能消费的地区购买力受到限制。不仅如此,同类产品如摩托车、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以及小型汽车等都是电摩的替代和升级的产品。
降成本成为当下电摩企业的重中之重。从部分电摩企业向无锡制造基地聚集就可以看出,追求低成本制造优势是未来企业竞争胜出的关键,并且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中。无锡制造电摩款的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为国内领先,不仅如此,无锡制造基地无论是零部件的配套体系还是人力资源的丰富程度、政府对企业的支持程度、产品的市场辐射程度等综合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堪称为最优。
电摩资质+3C认证,使得制造出来的电摩产品价格必定要高于“非标车”。但由于大量的“非标车”存在,以及不排除中小企业将“非标车”投放欠发达市场,对电摩市场的推广形成阻力。因此,虽然拥有电摩资质+3C认证的优势,但因价格劣势可能要忍受时间和耐力上的考验。到目前来看,部分电摩企业为了获得生存与发展,进行了大量的营销推广和大量的硬件设施投入,但要在短时间内见到高回报是较为艰难的。
未来的市场对电摩有更高的需求。由于受到来自同行以及燃油机动车等相关产业的竞争,电摩还需要不断地在产品创新、品牌知名度的提高,这都需要企业进行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目前企业推出的电摩,仅停留在代步+谋生(载货)功能上,还需要必须向电摩文化、电摩时尚等高端化领域拓展,缩短电摩充电时间、增加续行里程、减少维修、产品功能与外观更炫酷、更能吸引众多年轻人的喜爱,从而使电摩比摩托车更具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冯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