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7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细节关乎生命,安全文明出行”,都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哪些骑车时的细节又是关乎生命的呢?
第7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细节关乎生命,安全文明出行”,都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哪些骑车时的细节又是关乎生命的呢?
细节1 穿戴
通常我们说的“骑行装备”一般包括头盔、骑行服、手套和其它护具,一般来说,跟生命挂钩最紧密的首先是:头盔
先来看一组数据:二轮机车死亡事故原因统计

来源:日本警视厅
统计结果显示,2016年一年之内因头部损伤导致死亡的事故足足占了50%,比排在第二的胸部损伤致死概率高了整整一倍,近五年的平均值也高达45.4%。
相较于其它全身护具,头盔的结构和材料也决定了其更好普及,在事故发生时能够给予最高效率的防护。
但仍需要注意的细节是:正确佩戴头盔
常见的头盔按照保护面积大体可以分为3类:全盔、3/4盔与半盔。

如果没有正确佩戴头盔,则可能发生事故中头盔被甩出的情况,达不到有效保护的作用。
正确的头盔佩戴示例:

同时,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头盔防护仍然十分有限,为了有效保障安全,强烈建议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头盔。
细节2 操作
很明显,在马路上车子越来越多和道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两轮电动车的小巧灵活是避免拥堵的优势,但同时也造成了道路上的劣势。

事故伤亡比例统计
而据统计,以上事故中,其实大部分都是驾驶员自身原因造成的,真正的意外事故反而较少。
这些都是事故高发场景:

反之,只要能遵守交通规则,按标准操作,相应的事故危险将减少很多:
好好刹车
要刹车时,最好先提前留出距离,再一点点捏紧刹把。因为握住刹车时尾灯会亮起,提示后面的车避免追尾;同时还能避免碟刹因紧急刹车而抱死。
从捏住刹车到车辆完全刹停会有一段滑行距离,这段距离被称为“刹车安全距离”,国家规定电动摩托车在30km时速下的刹车安全距离应小于7米,净原电动车30km时速刹停距离测试为4.8米。

刹车虽然方便,但不宜过于频繁的使用,因为无论是碟刹还是鼓刹在刹车时都会大量发热,如果温度过高,刹车性能将会大大降低。
认真转弯
不少人骑自行车转弯的时候习惯左右看,于是骑电动车就经常忘记打转向灯,或者干脆懒得打。

但由于视角限制,人眼对前后方的观察都存在死角,尤其是车流人流密集的时候注意力会大大分散。这时转向灯的灯光和提示音就非常有必要了,能够帮助前后的行人和车辆知道你的转弯意图,从而提前避让。

细节3 人与车

道路上的情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最关键的细节恰恰在于驾驶者本身。时刻留意路上来往的车流,保持注意力集中,才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好的负责。
注意不要:
1、酒后骑车
2、疲劳驾驶
3、骑行时低头玩手机
4、抢道、占道行驶
5、开斗气车
毕竟,安全标准再高,也是从一个个细节累积起来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