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脑、电视和智能手机制造之后,互联网企业再度将目光瞄向了汽车业,并期望从传统的汽车制造领域切下一块蛋糕。日前,乐视、小米等互联网企业接连宣布进军汽车业,而更早前,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已经与传统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汽车互联网化是未来一个重要趋势,但互联网企业融入到传统汽车产业,给整体行业带来变革的说法却备受质疑。由于汽车业具有资质、研发、制造标准、安全认证等门槛限制,互联网企业加入造车行列,更多起到的是“鲶鱼”作用,难以从根本上颠覆汽车制造思维。
跨界进军汽车行业
近日,乐视网董事长兼CEO贾跃亭在微博上首次明确了推出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的想法,并附上了两张乐视智能电动汽车的概念图,正式揭开其宣扬已久的“See计划”的面纱。随后,乐视控股车联网CEO何毅解释其造车思路,是将乐视在超级电视项目上实践的生态垂直整合模式复制到汽车领域中,通过完全自主研发,打造互联网智能电动车,建立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
据了解,目前乐视已通过前期筹备在美国硅谷建立起超级汽车研发团队,成员来自奔驰、宝马等传统汽车厂商、特斯拉等电动汽车厂商、智能硬件以及互联网智能四个方面的人才。此外还和北汽一起投资了高科技纯电动汽车设计公司Atieva。在超级汽车产品方面,乐视将继续扶持已经成功的垂直整合的互联网生态系统,即乐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乐视生态架构。
实际上,乐视并非第一家宣布进军汽车行业的互联网企业。在此之前,小米等企业也对外透露过类似的信息。对此,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微博)认为,虽然目前试水汽车制造的互联网企业众多,但不难发现,大家对于汽车领域的涉足多只停留在规划性,并没有一家有实质性的进展。“毕竟从传统汽车向互联网汽车转变,并不是简单的产品升级换代,而是从产品的根本形态上对其进行改造。”张志勇说。
颠覆市场存在难度
面对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汽车业,传统汽车行业并未感到过多的担心。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欢迎所有的行业都进军汽车行业,参与的人越多越好。李书福认为,越多的竞争者参与到汽车行业,对行业来说越有好处。“我认为汽车就是汽车,它跟其他行业不一样。”李书福说。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互联网企业以新能源汽车作为造车入口,以互联网思维重新定义汽车,这种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制造,除了应用交互体验外,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车企的优势并不明显。实际上,目前互联网企业涉足汽车业成功的案例只有特斯拉。虽然这是世界上目前仅存的跨界成功的电动汽车厂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资金、技术和市场方面匮乏,内生性不足的特斯拉仍旧无法在短时间立足于主流汽车市场。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称,在资金缺口、汽车基础研发尚未解决的前提下,互联网企业造车只能依附于传统汽车企业,这样的合作背景下,互联网造车对传统汽车行业构不成威胁,自然也不存在颠覆性的可能。
生产资质准入开闸
事实上,这一轮的互联网企业进军汽车业,与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不无关系。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称,新建独立法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三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并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此次单独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开放了资质,正是基于对美国特斯拉生产模式的一种尝试,而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生产和商业化的特点和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将不仅限于传统汽车厂商,也是希望看到新加入的企业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起到“鲶鱼”的效应。
不过,想要获得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并非易事。贾新光表示,虽然国家发改委对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有所放开,但准入门槛并没有降低,这也决定了自身并未具备造车能力的互联网企业,很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有可能被拒之门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