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新能源车机遇百年一遇 股价掉一半也淡定

来源:股城网财经频道      2015/1/20   浏览8071次   

 

在展望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前景时,王传福更是不吝赞美地认为“百年难得一遇”。

 

深交所第五期创业家思享汇主讲嘉宾迎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尽管演讲主题定在了新能源汽车,但技术出身的王传福却选择了以梦想开篇,在谈及比亚迪对太阳能、储能的理解之后,才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新能源汽车的主题。在展望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前景时,王传福更是不吝赞美地认为“百年难得一遇”。

 

王传福对于太阳能的重视源于对能源紧缺的担忧——按照目前人类对能源的利用模式和速度,再过250年人类可能面临几无能源可用的境地,只有太阳能才是地球上人类唯一可以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

 

“不过,太阳能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它不是连续的能源,晚上没有太阳,储能需求由此产生。” 王传福介绍,储能有很多种技术,随着电动车的发展,被证明实际上电池储能是最佳选择,效率高达92%以上,并且能做成分布式的,一大间会议室就可以做几个GW的储量,相当于一个大的发电厂。

 

“比亚迪的简称BYD,全称即是‘build your dreams’,意思就是‘成就梦想’。”王传福说,作为一个“以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企业,有责任在能源层面思考更大的问题。

 

电动车发展三大推动力

 

比亚迪造车其实就与能源情怀密切相关。王传福介绍,目前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是1.3亿部,私家车0.7亿部,按照中国4亿个家庭算,大概是4个家庭拥有0.7部轿车,“但无疑可以预见,汽车进入每个家庭的时代已经到来。”

 

那么汽油从哪来?尾气往哪去?不苟言笑的王传福引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讲过的玩笑话来比喻现实的严峻:如果中国一个家庭1部轿车的话,世界人民不答应;如果中国一个人1部轿车的话,地球都不答应。

 

王传福列举了“三个60%”的数据力证:一是我们国家石油的进口比例已经高达60%了,这是第一个不安全;二是我们国家石油进口60%以上是从南海运输,但众所周知南海问题复杂,时有摩擦发生,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用油;三是我们国家的用油量60%用在交通上,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能源安全。

 

王传福认为,与国外发展电动车出于节能环保和气候变暖的原因相比,“在中国最最重要的是能源安全,这是中国推动新能源车的第一推手”。

 

他表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压力则分列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第二、第三大推动力。人们对于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绕不开北京雾霾的话题。

 

“北京那场大雾霾只是一个序曲,它两年前没有两年后也会有,这个序曲会推动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应该说城市的空气污染大部分都是与汽车尾气正相关。”王传福的逻辑是,很容易可以直接感觉到三个正相关的变化,一是汽车数量急剧增加,二是汽车速度因为堵车而下降,三是在一些堵车城市,雾霾天气明显增多。气候保护方面,二氧化碳排放40%来自于交通,中国要想到期实现减排承诺,就必须完成交通层面的减排目标。

 

由此,现阶段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面临百年难得一遇发展机遇的结论,从国家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全球气候变化三个层面都得到了支撑。

 

把电动化进行到底

 

王传福介绍,比亚迪要做的就是“把电动化进行到底”,不只是大巴、出租车的公共交通领域以及私家车领域,还包括矿山用车、机场用车,港口、码头等物流车领域,这就是比亚迪未来对整个电动车的规划。

 

或许正是如此,让王传福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即便股价突然掉一半我也很淡定,因为公司基本面没有谁比我更清楚,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未来只会越来越好。”当主持人提及去年12月23日比亚迪港股大跌47%他的反应时,王传福如是说。

 

这显然还不是王传福梦想的全部。在推进“把电动化进行到底”的同时,技术男王传福又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更大的颠覆性改革——做人类最安全的汽车。

 

按照联合国道路交通署的报告,2013年道路事故死亡人数大概在100多万。发生车祸造成生和死的差距在0.6秒,0.6秒的时间对于人来说无法控制,因为人正常的反应时间为0.4秒,但汽车在完成了从油到电的驱动变化后,0.6秒的时间足够电子反应并且做出变化,也就具备了最终改变汽车姿态的可能,“比如翻了车也可以调整回来,甩尾的车也可以甩回来。”

 

至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相较此前已经有了爆发式增长,但王传福仍然坚持将演讲主题定为“方兴未艾的新能源车”。电动化让汽车在绿色环保基础上具备了实现更安全的技术可能。在王传福看来,相比人类最安全的汽车,类似自动驾驶这样的技术来得晚一点都不怕,把汽车做得更安全,让生命更有价值,那才是下一场真正的变革,而比亚迪已经做好了对那200微秒进行革命的技术储备。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