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即将进入快车道

来源:中电动车网      2015/12/26   浏览7065次   

[摘要]汽车工业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政策的支持下,未来新能源车将占据汽车消费市场的主流。

 

近日一则消息,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由德国、英国、荷兰、挪威,以及美国部分地区组成的“零排放车辆同盟”宣布,到2050年,联盟内的国家将不允许销售燃油车。可见,汽车工业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政策的支持下,未来新能源车将占据汽车消费市场的主流。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即定下了“三纵三横”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即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与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齐头发展的战略格局,并由此确定了从能源到动力到整车的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战略的三条路径。通过“十二五”纯电驱动发展大中型纯电动客车与小型电动车“两头挤”的车型开发战略和“三步走”的产业化推进战略,2010~2015年的导入期在今年结束,产业接着会进入到成长期。

 

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前11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4.69万辆,同比增长3.5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8.93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4.95万辆,同比增长3.3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6.25万辆,同比增长9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1.80万辆,同比增长88%。同时,2015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7.93万辆,同比增长3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11.78万辆,同比增长4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5.93万辆,同比增长2倍。今年预计生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对于整个中国汽车市场而言,超过了总量的1%。这是新能源汽车推广期结束的标志。意味着从2016年开始,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88个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中,销量超过1万辆的城市群有上海、北京、浙江和江苏,另外还有五个城市和城市群超过5000辆左右。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催化汽车产业格局的改革,客车领域已经有了大变化,现在正在改变乘用车领域的格局。

 

相比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凡是做得比较好的城市,当地政府的持续支持力度都很大,并且所实施的具体政策具有广泛的亲民性。如上海,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开放程度很高,在上海市备案的新能源汽车车型涵盖了全国33家企业的64种,其中外省市的新能源汽车在上海市推广已经超过2.4万辆,占上海市推广总量的71%以上。此外,在充电设施方面,上海市目前没有任何门槛,也没有任何的先决条件,真正鼓励各方资本踊跃参与上海充电设施的建设。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较慢,关键在于各城市推广政策及力度不同;电池技术很难突破;整车成本较高;社会认知不足;国际油价一直走低等多重因素导致。2015年尾声临近,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又加大了政策力度,为2016年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铺好政策之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等文件精神,为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良好的新能源汽车服务和应用环境,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研究起草了《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传来好消息,比较乐观的预期是: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量有可能突破30万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有望居世界第一。

 

国家又加大推广和奖励力度。

 

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和重点省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海南),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标准车,下同)推广数量分别不低于3.0万辆、3.5万辆、4.3万辆、5.5万辆、7万辆,且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占本地区新增及更新的汽车总量比例不低于3%、4%、5%、8%、10%。

 

中部省(包括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福建省,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分别不低于1.8万辆、2.2万辆、2.8万辆、3.8万辆、5.0万辆,且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占本地区新增及更新的汽车总量比例不低于2%、3%、4%、5%、6%。

 

其他省(区、市)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分别不低于1.0万辆、1.2万辆、1.5万辆、2.0万辆、3.0万辆,且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占本地区新增及更新的汽车总量比例不低于0.5%、1%、1.5%、2%、3%。

 

推广数量以纯电动乘用车为标准进行计算,其他类型新能源汽车按照相应比例进行折算,详见新能源标准车折算关系表:
  
奖励标准主要根据各省(区、市)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确定,推广量越大,奖励资金获得的越多,详见2016-2020年各省(区、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奖励标:

 

来源:搜狐汽车


(责任编辑:许江琴)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