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国标中的防篡改要求对电动车的限制更加严格,企业和经销商需要做该做的事,不要触碰“红线”。
目前电动车事故多发,其中一项原因就是限速器装置简单易拆卸,路面电动车车速大都超过国家规定,碰撞死亡率近90%。前面的文章《电动车违规改装市场火爆,有安全隐患竟要企业来买单!》也提到,电动车改装乱象横生,事故频发,造成严重后果也是由企业承担。
为此,新国标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的软硬件均应当具有防篡改设计,防止擅自改装或改动最高车速、功率、电压、脚踏骑行能力。

同时,新国标还规定,有关部门应对电动车进行防篡改检查,检查车辆各部位有无可篡改的限速装置,如通过接插件插拨、剪断多余线路等方式判定;是否存在解除速度限制的按钮等装置;使用螺钉旋具、夹扭钳等工具进行非破坏性操作,检查控制器是否能被拆开,控制器装配结合面极其紧固螺钉是否采用胶固封。
最高车速
按照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不超过25km/h,一旦超过,电动机不提供动力输出。
因此,电动自行车在生产时必须设有一个限速的部件,一旦车速达到25km/h,就会自动断电。厂家向经销商提供的电动自行车一般都具有这个防篡改设计。
提醒各位经销商,不要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车辆行驶速度的要求,而擅自去除这个部件。

电机功率
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的电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小于或等于400W。
如果采用无齿无刷的电机,不仅重量大,而且电机的效能并不高,给整车只有55kg的总重量增加负担;而如果采用高速有齿电机,重量虽然有下降,价格却会上升,也会增加维修概率。
因此,电机厂家必须要进行重量轻、扭矩大、体积小、免维修、价格低的新产品研发。
蓄电池防篡改

新国标对蓄电池的限制更加严格。蓄电池固定在电池组盒内蓄电池与电池组盒合理匹配,电池组盒与电池组盒安装位置合理匹配,防止改变电池容量或电压;蓄电池与电池组盒侧壁的最大间隙小于或等于30mm,且不晃动;电动自行车不应当预留扩张车载蓄电池的借口;不应当外设蓄电池托架。
脚踏骑行能力
新国标最突出的亮点是明确电动自行车“短途代步”功能,把电动自行车的属性定位成“非机动车”。在这一点上,企业设计的产品一定要注意,或者在3C认证过程中能够顺利通过。

新国标增加的“防篡改”内容,使得电动自行车限速器真正做到“限速”,极具意义,有效降低电动自行车的事故率和死亡率。新国标时代到来,企业和经销商们只能顺势而为,可千万不要硬往枪口上撞,否则会死得更惨。
(责任编辑:朱栩霖)